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路径

作者: 孙瑞兰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语文学科作为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其丰富的语言材料、多元的文化载体与多维的思维空间,为跨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了天然的实践场域。教师需要立足新课标的要求,紧扣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主线,通过设计系统化的主题、设定精准化的目标、实施结构化的活动、开展科学化的评价,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跨学科教学体系。

一、锚定新课标方向,构建多学科融合主题框架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锚定新课标的方向,解读语文课程“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涵,构建多学科融合主题框架,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

例如,在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基于新课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确定“园林艺术中的科学逻辑与人文精神”跨学科主题。教师首先梳理新课标“理解说明文语言特点”“分析文本逻辑结构”的目标要求,结合地理学科“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主题、美术学科“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主题,提炼“园林布局的生态智慧”“建筑美学的文化表达”两大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为生态研究组、文化探究组、艺术创作组等三类学习小组,分别围绕园林设计的科学原理、文化象征意义、美学表现手法进行探究。生态研究组需要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园林水系的生态调节功能,文化探究组需要联系历史学科解读园林匾额楹联中的儒家思想,艺术创作组需要通过比例测绘与模型制作还原园林空间美学。在任务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江南园林志》等跨学科文献,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分析、文化解读、艺术表达”的认知路径,最终形成涵盖文本分析报告、生态模拟图、文化解说视频的多元学习成果。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课标导向的主题设计实现了多学科知识的系统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从单一学科学习向综合素养发展的进阶路径。

二、聚焦核心素养,设计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将语文核心素养的抽象要求转化为可观测的具体指标,设计有针对性的能力发展目标。

例如,在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围绕“家国情怀的文学表达与历史传承”主题,设计涵盖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方面素养的目标体系。教师依据新课标“革命文化作品研习”任务群的要求,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具体的目标:通过诗歌意象分析提升学生的语言敏感度;通过历史事件考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比不同时期黄河题材作品理解文化传承;通过朗诵与音乐创编深化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阶梯式的学习任务:第一阶段,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视角,绘制黄河流域生态变迁图,理解“摇篮”意象的科学依据;第二阶段,学生结合历史学科,分析黄河符号的精神价值;第三阶段,学生以“新黄河颂”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融合音乐、影像技术,重新诠释诗歌的内涵。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素养导向的目标分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以语言为纽带,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真实语境下的言语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系统解析文本逻辑,借助艺术表现形式呈现文字意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表达维度。

例如,在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围绕“学者精神的言说方式与传播价值”的主题,设计以语言运用为核心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师聚焦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文本特点,设置三类语言学习任务:一是通过比较传记文本与纪录片解说词的差异,学习精准的叙事技巧;二是结合政治学科“公民责任”概念,撰写主题演讲词;三是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人物事迹动态海报,锻炼表达能力。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语言工具的双向迁移机制:先通过文本细读提炼“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手法”等写作策略;再将这些策略迁移至演讲稿的写作实践中,增强演讲稿的说服力;最后借助数字技术将文字转化为视觉符号。比如,学生可以将文中“目不窥园”的描写转化为动态插画;将“说了就做”的叙事逻辑迁移至演讲词中,形成“观点、例证、呼吁”的结构框架。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以语言为纽带,设计学科联动的教学实践活动,既强化了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建立涵盖认知发展、实践创新等维度的评价标准,开展多层面的评价活动。

例如,在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围绕“自然景观的审美感知与科学认知”的主题,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文学鉴赏组、地理探究组、物理实验组、艺术创作组,要求各个小组分别完成相应的任务:解析文本中的审美意象、探究西湖的气候特征对雪景形成的影响、分析光线折射与雪景视觉呈现的关系、创作雪景主题的艺术作品。在任务实施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跨学科知识联结,建立“学习轨迹档案”。最后,教师设计具体的评价标准,开展多层面的评价活动,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学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路径,既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实践,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山东省聊城第五中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