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模式研究

作者: 史云峰

高中语文学科是一门融合多学科知识、多学科资源、多学科素材的跨学科、跨界性质的学科。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性等是高中语文学科的内在特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学科桎梏,打通学科关节,让相关学科资源、素材和学生的生活资源、素材融入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之中。为此,教师可以以“项目”为载体,设计跨学科、跨界的语文学习活动。

一、激发项目化学习需求

在高中语文项目化教学中,教师要把脉学生的具体学情,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采用访谈、调查、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确定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然后依据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开展项目化教学,教师首先需要确定项目。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语文新课标,依托语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语文学习项目。

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安排学习的主要篇目有《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节选)》《老人与海(节选)》《百年孤独(节选)》,单元人文主题是“阅读经典小说”,语文要素是“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把握作品的独特艺术成就,提升小说艺术鉴赏力。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产生了两个方面的阅读需求:一是从教材中节选的篇章阅读转向整本书阅读;二是从教材中选编的篇章阅读转向教材之外的篇章阅读。针对学生的语文阅读需求,笔者设计了“世界文学人物长廊”项目化活动,引导学生给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立传。有了这样的一个驱动性的项目,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阅读世界经典名著,给名著中的人物撰写评论。有美术天赋的学生还可以创作人物漫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项目化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实现从“学课文”到“做任务”的转变。对于学生来说,课外的经典小说不是用来“教”的,而是用来“读”的、用来“学”的。项目化教学改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单薄走向丰富,从肤浅走向深刻。

二、引领项目化学习实践

开展项目化教学,教师需要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原点,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围绕具体的项目,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还要关注学生的互动、合作与交流。

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短篇小说单元,安排学习的主要篇目有《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节选)》等,而第六单元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单元,也可以说是一个长篇小说单元。在教学中,笔者将这两个单元统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文学典型”作为项目化学习主题,引导学生探讨“那些事中的那些人”,彰显文学的典型力量,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典型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如此一来,原本孤立性的语文教学就变成统整性的语文教学,原本零散性的语文学习就升格为专题性的语文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聚焦“文学典型”这一项目中的“典型”,引导学生用叙事学的“典型”眼光去阅读文本,认识社会,了解生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聚焦项目内核,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任务。比如,“通过外貌、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分析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身上的套子有何不同”,等等。这样的学习任务,能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空,让学生能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发挥思维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深化项目化学习变革

高中语文项目化教学是以培育学生语文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方式。为了实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教师必须提升自我的语文教学本领,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语文学习。在高中语文项目化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项目化学习的本质,要循着项目化学习的内涵,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变革,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引导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质疑、反思、批判、创造。

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安排学习的主要篇目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这些节选的篇章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基于此,笔者设计了“探究古代文化与思想”的项目化学习主题。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语言特点、人物形象。为深化学生对“古代文化与思想”的认知,笔者在单元篇章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古代文化知识,如古代礼制、官制、科举制度、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深入探究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如“我看孔子的育人观”“我说孟子的政治理想”等;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如“孔子的育人方法是否适应现代教学”“君主专制是否能实现国家稳定”。

教师可以以项目化教学为导向、载体,聚焦项目核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总之,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要将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等贯穿于项目化教学实践中,融合相关的课程资源、素材,搭建语文学科和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G243580]

作者简介: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汪清第四中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