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言语品质的策略

作者: 刘文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爱上言语的学习,从中积累言语经验,掌握言语表达的方法与技巧,培养优秀的言语品质。

一、挖掘关键字词,促进言语积累

一篇文章的内容是由字词、句子、段落等元素构成的。其中,字词是基本的要素,也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字词入手,引领学生阅读文本,主动地寻找文本中的关键字词,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

以《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问题,比如,“第一自然段中有哪些描写闰土形象的字词”“你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闰土的形象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明确了阅读的目的,自然就会留意文章中描写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字词,进而抓住关键字词,积累描写人物的语言,比如“捏”“刺”等。此外,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讲述了“我”与“闰土”离别的场景,为了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进一步感知字词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想一想与亲人、朋友分别的经历,说一说当时的心情。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阅读文本,寻找描写人物情感的关键字词,如“大哭”“躲”“不肯”,积累相应的言语知识。

二、强化言语实践,促进言语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作者的言语表达之妙,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抒发的情感。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思维方向不同,在言语表达的分析中获得的结果也不一样,由此形成了个性化的感悟、体验。鉴于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言语表达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分析与表达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是培养学生言语品质的重要途径。

以《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这篇课文的部分内容,以括号替代这部分内容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让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在括号中填上自己认为合适的字词。在此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原文的内容,让学生将自己填写的字词与原文的字词进行对比,分析哪一个词语的运用更为恰当,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感知能力。比如,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教师可以将“好朋友”三个字去掉,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填写合适的词语。有的学生填写的是“好姐妹”“好兄弟”,有的学生填写的是“好同学”“好伙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比分析自己填写的词语与作者使用的“好朋友”,看看哪一个词语更加贴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立足多维思维,促进言语生长

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想要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教师可以从思维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指导学生了解作者在言语表达中的思维状态,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将自己理解的、感悟的内容,有逻辑地表达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阅读中走进作者的思维世界中,感知作者在言语表达中流露的思维,学习并掌握这种思维方式,从这种思维角度出发,进行仿写或创造性表达,提升言语表达思维的缜密性、灵活性。

比如,《猫》这篇课文的作者老舍先生采取了开门见山的写作方法,用“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点明了本文描述的主要对象及其描写对象的性格特点。首先,老舍先生以猫为文章的题目,除了能够让读者一看题目就知道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猫的,还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如“作者究竟要写猫的哪个方面呢”。其次,作者在开篇第一句准确地表达了描写对象的“古怪”性格,并没有如一般文章一样,需要读者结合描写对象的一系列语言、动作,最终总结出其性格特点,由此凸显出了老舍先生在文章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既体现了老舍对猫十分了解,又体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在分析作者的写作思维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选择自己喜欢或熟悉的某种动物,仿照老舍先生的言语表达思维,写一篇文章,促进言语思维能力生长。

四、着力表达训练,生成言语品质

言语品质培养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准确地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做到有深度地表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阅读与表达之间的联系,将读与说、读与写联系起来,组织多种表达训练活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做到言语表达有深度。

比如,《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讲述了两个小孩针对“太阳什么时候距离我们最近”的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的时候距离我们最近,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正午的时候离我们最近,两个小孩都阐明了各自的观点,还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教学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两小儿辩日’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组织学生举办辩论赛。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举例论证各自的观点,很好地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言语品质的培养是当前语言类学科教学的主要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指导方式,创设具体的言语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积累言语知识,掌握言语表达的技能,锻炼言语表达能力,提升言语品质。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运盐河小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