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思辨读写教学谈
作者: 徐雯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思辨读写的价值在于它突出了理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的重要性。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与思辨读写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综合考量,明晰思辨读写的目标导向
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统领下,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充分发挥单元教学的价值,以清晰的路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思辨读写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紧密相连的。
(一)立足单元整体,探寻思辨读写的核心问题
统编教材的单元导语页上的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即为每单元的读写结合点,是思辨读写设计的起点。在单元整体视角下开展思辨读写教学,教师需要理清单元教材的结构、脉络以及每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关联课后习题、小练笔、初试身手、语文园地,探寻具有思维含量且指向读写训练的核心问题。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鲁迅”为主题编排了不同文体的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个全面立体的鲁迅,教师可以确定本单元的读写结合点“读事识人悟情,以事写人表情”,引导学生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活动,从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锻炼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具有思辨性的核心问题,指导学生开展读写活动,品味文本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独到之处,学习以典型事件、不同描写角度来展现人物形象,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关注思维生长,设计思辨读写的学习活动
教师确定了单元思辨读写的核心问题后,还要从每篇课文的细节处、矛盾处、空白处挖掘思辨性问题,设计思辨性的读写活动,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深处、写作的实处。
依据上述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思辨读写的核心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读写活动。教学《少年闰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从闰土的故事中了解鲁迅”的读写活动,分析比较鲁迅写闰土的写作手法,尝试运用“场景描写+人物描写+事物衬托”的写作手法,表现人物的特点。教学《好的故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从好的梦中认识鲁迅”的读写活动,借助资料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思考“梦”的多层含义,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体会。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从他人的评价中读懂鲁迅”的读写活动,根据文中鲁迅的典型事件及细节描写,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对鲁迅较为全面的看法。教学习作《有你,真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一个人,写其一两件典型事例,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二、抽丝剥茧,细化思辨读写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将思辨读写巧妙地融入单元教学中,确保读写活动既具有针对性,又能够体现能力训练的连贯性。
(一)以读为本,在文本细节处思辨
阅读是思辨的基础。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全面地理解文本,可以发现文本中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比如,在“从闰土的故事中了解鲁迅”的读写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自学环节,一边阅读课文一边圈画批注,从神态、语言、动作等角度,分析少年闰土的多个特点,形成对他的认知,为后续深入研究鲁迅的写作手法打下基础。除了对文本细节进行品读,学生还要从细节中捕捉思辨点,积极思考,比较分析,理性判断,锻炼思维能力。当学生对闰土的形象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写自己的几个“不知道”,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考鲁迅为什么写这么多个“不知道”,感受鲁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读中悟写,在写作手法上思辨
在阅读的基础上,写作是思辨表达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开展仿写片段、围绕关键词写话、续写故事等创意表达活动。
比如,在“从闰土的故事中了解鲁迅”的读写活动中,学生阅读《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教师顺势出示没有环境描写的段落,引导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两个段落的不同之处,发现作者表达上的巧妙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学以致用,锻炼表达能力。
三、巧借工具,降低思辨读写的难度
在思辨读写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元化工具来优化教学流程,引入表格、思维导图、提纲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理清思辨脉络,直观展现思维过程,降低学习难度。
(一)借助思维支架,让思辨读写有迹可循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思维支架,指导学生开展思辨读写活动。
比如,在“从他人的评价中读懂鲁迅”的读写活动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清晰地梳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两类人,分析比较他们截然不同的行为和结局,形成对这两类人的观点,进一步提升思辨能力。
(二)借助评价标准,让思辨读写有标可依
评价标准作为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工具,能够为学生的思辨读写提供明确的方向。在思辨读写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包含多个维度的评价标准,如理解深度、思维逻辑性、表达清晰度等。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思辨读写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比如,在“从他人的评价中读懂鲁迅”的读写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关于人物分析的评价标准,包括人物特点概括的准确性、描写角度的多样性、语言表达的生动性等。学生在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参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互评,进一步完善自己对人物的认识,锻炼思辨能力。
总之,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思辨读写教学,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通过提炼单元核心问题搭建思维支架,设计具有层递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进阶,借助可视化工具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助力学生理性分析、辩证思考、创意表达,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太阳城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