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监测的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杨慧

基于质量监测的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研究0

摘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但是长久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体现。尤其是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其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质量监测相关基础理论,深入探究质量监测背景下的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以推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质量监测;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8-0084-04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但是部分学校在实施该方法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不符合学情,不能尊重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导致分层教学法实施效果不佳。将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教育行业相结合,可以对教学过程开展质量监测,与分层教学法相结合,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等维度出发,打造高质量分层教学方案,提升农村英语教学质量。

一、 质量监测的相关概述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聚焦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教育规律,监测学生核心素养,系统挖掘影响学生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全面客观的监测数据支撑教育决策、服务改进教育教学管理。

在此背景下,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扫描学生答题卡,对学生成绩、得分率、错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对教学效果质量进行评估,明确教学重难点,为教师规划分层教学内容提供依据。此外,还可以统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短板、典型错误、易错点、产生原因等,让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设计英语分层教学方案。

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班及个体的学情走势进行质量监测,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比如,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某学生的个人画像可以使用大数据刻画出来,比如,学生的词汇、听力与口语等成绩比其他同学高,甚至是高于同年级水平,但是阅读理解成绩较低,是该同学的薄弱项。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该同学的薄弱项开展针对性的帮扶,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 基于质量监测的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一)结合实况科学分层

利用信息化平台,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基础信息,并刻画出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画像,按照潜能生(A)、中等生(B)、创新生(C)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明确每个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达到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分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二)预习作业分层布置

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确定学生的层次能力,布置不同的预习任务。在英语教学前,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层次性预习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预习活动中来。

A层次: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单词,布置的预习作业为学生读单词、在阅读课文中划出新单词,掌握这节课的单词和短语。

B层次:学生在会读单词的基础上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生可以尝试使用新单词造句。

C层次:学生可以顺利朗读课文,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可以背诵出重点句子,并能完成教师设置的拓展题目。

比如,在学习译林牛津版七年级上册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 Reading时,可以设置三个层次的预习任务,具体如表1所示,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需求,并开展自主预习活动。

(三)教学目标分层设计

课堂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分层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果。

A层次:学生要做好重点单词的记忆,掌握单词的用法,并能掌握1~3个语法知识点的运用。

B层次:要求能将全部单词背诵,并能熟练掌握单词的运用。

C层次:在前面两个层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可以使用正确的、流利的口语讲述课文。

比如,在学习译林牛津版七年级上册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 Reading时,可以分层设计教学目标,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自动参与进来。A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取和梳理阳光中学的基本场所、设施和校园活动等信息;B层次的学生,能够准确描述阳光中学的基本场所、设施和校园活动等信息;C层次的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用介绍学校场所、设施及校园活动的词汇和语言表达,从不同维度介绍自己的新学校,了解、融入学校生活,增进对学校的感情。

(四)课后练习分层设计

课后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能让学生继续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探索与发展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其英语核心素养。学生的层次不同,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练习题也要保持层次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在完成基础练习题后,可以向更高层次的练习题发起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A层次:学生重点掌握与学校场所相关的词汇,可以认识与理解词汇的意思。

B层次:在A层次基础上,学生可以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辨析本校与其他学校的异同。

C层次:在完成上面两个层次的练习题后,能学以致用,介绍学校的更多场所与活动等。

比如,在学习译林牛津版七年级上册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 Reading时,课后任务布置如表2,练习题的分层设计表现为:A层次的练习题为重新整理六个关于学校场所的词汇,并将这些词汇的编号填入相应的照片圆圈中。B层次的学生可以比较阳光中学和自己的学校,找出两所学校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完成表格。

(五)有序开展分层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判。A、B、C三个层次学生要想过关,成绩应分别达到50~60分、65~75分、85~90分。评价机制要针对试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保证评价机制的适宜性。分层评价应保持真实性、客观性,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在肯定学生付出与表现的基础上,用合适的方式指出学生的不足与问题,并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然后制订个人帮扶计划,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分层评价要保持全面性,利用好教师评价、生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家长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与价值。比如,A阶段的学生成绩为50~60分,在结果出来后,教师要分析学生有没有进步或者退步,然后给出教师的评价。在课堂练习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在相互检验过程中,了解彼此的不足与优势,实现取长补短的目的。学生也要对自己进行评价,准确了解自己的能力,以确保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重点、有目标。教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长途径了解学生在家的英语学习情况。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的优缺点,然后开展针对性的帮扶方案,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持。

三、 基于质量监测的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注意事项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分层教学活动开展的全过程,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做好质量监测,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预习、课堂及考试不同阶段的表现,在信息化平台上直观反映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学生总体成绩是否有进步,有没有从A层次进步到B层次,了解学生当下存在的问题,明确学生在语法、阅读等不同方面的欠缺,以及学生的优势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针对学生个体的分层次教学。

比如,在译林牛津版七年级上册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口语较差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编写对话,并在课堂上完成口语练习。对话的主题为“Show sb. around our school”,鼓励学生大胆对话,并选择出优秀的小组。

(二)重视学生激励工作

教师在应用信息化平台过程中,可以直观看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不足,一部分教师的心理可能会受到影响,过度苛责学生,但在教师的言语批评中,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影响英语的继续学习。因此,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正向激励措施,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层次选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估或低估自己的情况,教师要在信息化平台的辅助下,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并适当提高或者降低学生的层次。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励A层次的学生向B层次努力,也能让C层次的学生具有危机感,更加认真地对待学习。教师的激励不仅对当下有影响,更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及一生都有极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激励措施,通过语言、眼神动作、作业上的爱心等多项举措,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并能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自主投入学习中,提升英语学习核心素养。

(三)注重不同层次间学生的合作

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面向的群体是每一个学生,要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加强三个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利用信息化技术,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潜能生、中等生与优等生组成,小组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并通过学生的相互帮扶,提升作业完成质量。

在信息化平台上可以直观看到小组作业,快速分析出小组每个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与进步情况,对小组进步较大的小组,信息化平台也会用颜色或者提示音标示,便于教师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继续观察,并能对进步较大的小组做出鼓励与表扬。通过相互合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四)重视特殊学生课堂表现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采取分层教学法的重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可以有效掌握英语知识。在信息化平台的辅助功能下,发现在分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的能力明显较强,学习效率更高,已经不再适应之前的层级,但是又达不到更高的层级,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设置A+与B+层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能得到教师的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继续发挥自主能动性,并能大步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日常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多地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与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并能为学生的层次教学活动提供支持,保证层次教学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结论

基于质量监测的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监测与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形成图文报告,直观反映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刻画出学生精准画像,让教师了解学生的不足与优势,为学生的分层教学提供可靠支持。需强调的是,质量监测中要继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关注学生个性,重视鼓励学生,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并在A+与B+层级的设置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能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宋丹,胡瑛,方正军,等.基于学情数据的智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70(6):116-120.

[2]王志华.“智学软件”助力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不同阶段“化学平衡常数”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22(5):27-33.

[3]王爽.大数据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应用探究——以沈阳市第一七六中学为例[J].电脑校园,2023(9):12870-12871.

[4]何金莲.大数据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分层指导模式探究[J].新潮电子,2024(2):292-294.

[5]刘燕.初中英语分层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阅读语篇“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为例[J].求知导刊,2024(5):107-109.

[6]陆琦.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复习教学实践研究——以译林版《英语》七上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为例[J].教师,2022(33):45-4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