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精神融入新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

作者: 吕志伟 张军

摘  要:胡杨精神是新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资源,蕴含着深厚的育人哲理和丰富的思政元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凝练胡杨精神内涵,阐述胡杨精神融入新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蕴意,提出实践路径。研究认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和甘于奉献是胡杨精神的内涵,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思政元素;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心理品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厚植大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从学生、教学、运动实践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将胡杨精神融入新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胡杨精神;融入;体育课程思政;新疆高校;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0-0187-04

Abstract: The populus euphrus spirit is an advantageous resourc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in 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contains profou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the paper condensed the connotation of populus euphrus spirit, expounde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 forward the practical path.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ontent of populus euphrus spirit is hard work, unremitting self-improvement, taking root in the border area and being willing to contribute, and it i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spirit of hard work,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elf-improvement, noble quality of selfless dedicatio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sincere feelings of love for the motherland;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students, teaching, sports practice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paper tries to integrate the populus euphrus spirit into the practice path of thinking and politics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Xinjiang.

Keywords: the populus euphrus spirit; integr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E"; universities in Xinjiang; path

胡杨树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演绎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传奇故事。因此胡杨背后所隐含的胡杨精神一直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等优良的品质砥砺着世人在困境中前行,它不仅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承,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1]。体育教育在教育强国进程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这与体育的育人特性有着很大的联系。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与体育课程思政所担负的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重任在理念上息息相关[2]。胡杨精神与大学生体育精神、体育品格、体育道德的养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体育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思政元素,如何对胡杨精神进行剖析、归纳与整理,使其顺应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义并发挥高效的育人能力等,对于创新与丰富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意义重大。

一  胡杨精神的内涵

胡杨精神与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紧密相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孕育出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是新疆特有的精神还应是全国人民共同普及的精神,而且是高校学生必须要弘扬和传承的精神[3]。胡杨精神主要体现的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意识、扎根边疆的深切情怀与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4]。第一,胡杨树是生长在边疆的特殊植物,生长环境恶劣但其极具顽强的生命力,为边疆防风固沙起到了重要作用。新疆建设初期自然条件恶劣、物质条件一穷二白,但兵团人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埋头苦干积极投身于边疆建设,在兵团人不懈的奋斗下,边疆慢慢地成长为现代化城市。兵团人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与艰苦奋斗的胡杨精神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更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第二,由于胡杨树是通过风传播种子,所以在风的引领下穿越广袤无垠的戈壁滩最终在适合生长的地方落地生根,在这一过程中它们历经沧桑与曲折。第三,从胡杨生长的地理位置来看,只有在边疆地区才能看到它们挺拔的身影,好似是一排排神圣的卫兵在为国守疆土。支援边疆的有志青年不远万里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加入了边疆建设大军,为了祖国的繁荣与稳定,他们奉献了最好的年华。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就是他们的事迹的真实映照,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边疆的热土,把自己放荡不羁的灵魂深扎到边疆的沃土里,他们燃尽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胡杨精神内涵。

二  胡杨精神融入新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蕴意

胡杨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塔里木精神、南泥湾精神、抗大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是革命前辈不畏牺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5]。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思政元素,通过课程化的融入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心理品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厚植大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

(一)  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新疆解放初期,在环境与物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塔里木大学的革命前辈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一边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最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将广袤无垠的戈壁滩造就成了开垦田,创办了具有深厚农业理论知识的农业大学,这正是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精准体现,也是当代大学生急缺的脚踏实地的择业理念的映照。将其进行巧妙的课程化设计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身临其中,真切地体会到创业的艰辛,进而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正确的择业观,同时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厚植于大学生的思想深处[6]。

(二)  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心理品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仍然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建设道路必定会漫长且艰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力军的大学生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自强不息不畏强权的优秀心理品质,学会在危局中找变局开新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7]。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是一代代兵团人建设边疆事迹的真实写照,是当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优质资源,与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上存在本质的相似性。在新疆建设初期,由于边疆地域广阔加上交通不便利,如果遇到恶劣天气,生活物资也就不能及时地供应。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兵团人仍自强不息,为了边疆人民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进。通过对老一代兵团人真实的事例进行课程化的打磨,使大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真切地体会到兵团人自强不息的品质,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三)  厚植大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事业是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必需具备的理想信念。热爱祖国是听从党的领导,甘于投身祖国边疆建设。热爱祖国还是明知自然条件恶劣仍不辞万里支援边疆建设。热爱祖国依旧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将广袤无垠的戈壁滩建设成富饶绿洲的毅力品质。所以胡杨精神就是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爱国、爱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结晶[8]。将胡杨精神作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思政资源,可以拓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渠道。将种种具体真实的兵团人事例按照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融入到相应的体育活动中,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既对学生身体素质起到锻炼作用,同时对其思想上也起到启迪作用。

(四)  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奉献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追求。胡杨扎根祖国边疆、为边疆防风固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胡杨精神背后所隐匿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兵团人为边疆建设,边疆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都是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体现[9]。当前,正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拥有坚定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精神的创新性人才。大学生自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但由于多种环境的影响,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缺乏这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高校是为社会输出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可以借助高校中体育课程思政这种教育途径唤醒部分大学生缺失的精神。以体育课程为中介将胡杨精神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唤醒大学生对无私奉献精神新的认知,进而培养其以人民为本,以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富强为己任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  胡杨精神融入新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逻辑进路

(一)  精确选摘能够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容

课程思政的建设回答了“教育要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这一问题,这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初心与根本目标[10]。胡杨精神历经时代的填充与洗礼,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和扎根边疆等极具时代意蕴的可贵精神,其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背后所隐含的真实事例是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宝贵思政资源。当前体育领域所倡导的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的形成与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可分割,正是因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所以体育健儿们才能在技术攻关时保持初心攻坚克难,才会有运动赛场上流血流汗仍在奔跑的身影,才会有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因此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准确地选摘能够形成坚定理想信念的胡杨精神内容,是胡杨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功的第一步,其次要进行课程化的磨合,进而使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磨炼意志,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  科学设计能够体现爱国情怀的内容

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而爱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排在首位,同时也是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必须要拥有的真挚情怀,所以具有爱国情怀的胡杨精神应该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首要的思政资源。胡杨精神内涵中那些扎根边疆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革命战士,他们的种种事迹真切地展现了什么是爱国情怀,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如出一辙。对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胡杨精神作为体育课程思政中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思政资源进行合理的挖掘,结合体育课程特点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进行科学的打磨,巧妙地融入到相关内容中,借助体育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  巧妙地融入能够展现时代价值的内容

在胡杨精神形成的过程中,涌现了大量的为国家的兴盛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例如,三五九旅的革命战士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挖河道造农田所形成的南泥湾精神。塔里木大学师生在戈壁滩上开垦造田创办农业大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塔里木精神,这些精神都极大地丰富了胡杨精神的内涵。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改革,同样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在建设过程中必然要立足于时代,紧跟时代的发展,胡杨精神随着时代变化在不断地吸收精华,同时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将胡杨精神打造成能够凸显时代价值内涵的课程内容,可以培养当前大学生扎根边疆、投身于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