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智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刘倩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智慧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其个性化、互动性、趣味性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智慧阅读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如何高效地运用智慧阅读教学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文章拟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索小学语文智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单一。当前,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单向传输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单一的教学方法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手段,使得阅读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
2. 教学内容陈旧。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忽视了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材中的文章虽然经典,但往往缺乏新颖性和时代感,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此外,一些教师缺乏自主选择和整合阅读材料的能力,导致阅读内容单调乏味,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这种陈旧的教学内容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进一步影响阅读教学效果。
3. 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普遍不高。一些学生认为阅读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阅读。此外,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导致阅读兴趣进一步下降。这种低阅读兴趣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还制约了他们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阅读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1. 教师教学理念滞后。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他们过分聚焦于知识传授与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在能力和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导致阅读教学陷入了一种机械化的模式,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2. 教学资源匮乏。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给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缺乏足够的阅读材料、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使得阅读教学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一些学校由于资金有限,无法购买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导致学生的阅读体验受限。同时,一些地区由于师资短缺,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二、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智慧阅读教学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阅读教学资源
1. 引入数字化阅读资源。数字化阅读资源涵盖了电子图书、在线课程、多媒体课件、互动软件等多种形式,这些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字化阅读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兴趣和素养。
2. 构建个性化阅读推荐系统。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个性化阅读推荐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历史、兴趣偏好、阅读水平等数据,系统可以智能地为学生推荐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阅读材料。这种个性化的推荐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信息素养。
(二)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
1. 实施互动式阅读教学。在智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通过互动交流,学生还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提高阅读效果。
2. 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阅读。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
3. 利用游戏化教学手段。游戏化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阅读相关的游戏或竞赛活动,如阅读接力赛、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阅读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思维能力
1. 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在智慧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通过教授学生如何预测、提问、总结等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理解文本结构等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思考热情,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智慧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信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全球化的当下,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选用蕴含丰富跨文化元素的阅读材料,引领学生探索各国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通过对比分析文化差异与共性,拓宽学生的国际认知视野,提升其跨文化沟通能力。此外,组织如国际阅读庆典、文化沙龙等跨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学习和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也是极为有效的途径。
(四)建立多元化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1. 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在智慧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和表现。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学生的阅读数据,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同时,形成性评价还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教学互动性。
2. 结合表现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除了形成性评价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表现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来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素养。表现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表现和能力展示情况,如朗读、演讲、写作等;终结性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成果和学业成绩。通过结合这两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发展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3. 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在智慧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通过让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等方式,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参与评价过程,学生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评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4年智慧阅读研究专项课题“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智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CHYD202409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