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学科课程相融合的育人活动课程策略探究

作者: 黄凯宜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先进分子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小学教学中,将红色文化与学科课程相融合,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爱国情怀。文章将深入分析与研究红色文化与学科课程相融合的价值、活动策略与活动案例,以期为把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学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红色文化;学科课程;育人活动;课程策略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它凝聚着无数革命先烈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学科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红色文化与学科课程相融合,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科教学内容,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红色文化与学科课程相融合的价值

(一)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红色文化中蕴含的英雄事迹和成功经验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重要素材。红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精神能够激励并培养学生勇敢、坚韧、奉献等优秀品质。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科课程,能够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丰富学科课程内容

学科课程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课程的内容以实用性为主,往往在文化与思想传承方面有所不足。红色文化则为学科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例如,在语文学科中,可以在讲解课文的同时通过讲述革命历史事件,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一时期的历史与人民的生活;通过赏析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在科学学科中,在教桥梁知识的时候,与学生一起学习中国科学院院士茅以升的故事。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科课程的内容知识性、学科性和实用性强,趣味性不足。红色文化中的故事、人物比较生动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科课程,能够使学科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红色文化与学科课程相融合的育人活动课程策略

(一)结合教材内容,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小学的各个学科课程教材中均含有一定的红色文化的内容,有的学科包含的比较丰富,有的学科比较少。例如,语文学科课程含有大量的红色文化内容,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内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而对于教材中含有红色文化内容较少的学科,教师应当拥有“善于发现红”的眼睛,尽可能在教材中寻找能融入红色文化的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如:在音乐学科中适时对学生进行红色革命歌曲的欣赏活动,对歌曲创作背景与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进行解说,引导学生体会革命精神,培养其爱国情怀。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的红色文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例如,在教学《长征》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红军长征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红军战士的不怕艰苦与英勇无畏,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合作探究法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他们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展开讨论和研究。例如,在学习红色歌曲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究歌曲的创作背景、思想情感以及艺术特色等,并引导学生在唱红色歌曲时唱出歌曲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项目式学习法

设计与红色文化相关的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小报制作”项目,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撰写文字等方式,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知识,并将其整理成小报展示出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丰富育人活动形式,增强实践体验

各地都有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这些地方,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各学科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结合红色文化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如:音乐学科的唱红歌活动;语文学科的讲革命故事活动;美术学科的红色故事手抄报设计活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红色电影分享活动;等等。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涌现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以及伟大精神。同时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红色文化学习资源。例如,推荐优秀的红色文化影视作品、纪录片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红色文化专题讲座和讨论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强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三、红色文化与学科融合的案例

英语学科是红色文化蕴含比较少的学科之一,但教师仍然可以发掘教材中的红色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学习“Famous People”单元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融入红色文化元素。首先,通过讲解孙中山的生平,引导学生体会其爱国精神。其次,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中山纪念堂的英语介绍视频,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感受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让学生分小组用英语介绍其他革命伟人的生平,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感悟。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还深刻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以音乐学科的歌曲《保卫黄河》为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融入了红色文化元素。首先,通过讲解歌曲的作者冼星海的事迹和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爱国精神。其次,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中表现的在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再次,让学生分小组学习歌曲的歌词,总结歌词的主要内容,歌词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最后,通过引导学生聆听和演唱歌曲,初步感知歌曲的创作特点,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军民前仆后继、激昂奋进和誓死卫国的情感。

将红色文化与学科课程相融合,是提升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等策略的实施,能够使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学科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红色文化与学科课程相融合的育人活动课程策略,以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在育人活动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14-03-30)[2025-03-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