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作者: 杨敏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任务群提出新要求,教师基于任务群导向下,不仅需转变传统阅读教学理念,还应加强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力度。文章基于学习任务群视域,分析当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并针对问题探究相关策略,旨在推动高中语文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群文阅读
一、学习任务群基本概述
(一)学习任务群的定义与内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学习任务群属于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旨在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此用于组织和呈现语文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的核心内涵不仅关注内容的丰富性,更注重内容的有机组合和内在关联性。其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二)学习任务群对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促进意义
学习任务群的引入,为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学习任务群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任务的实践性和情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运用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学习任务群主张跨学科整合和综合性学习,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群文选择质量堪忧
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前,部分教师尚未对群文阅读形成深刻认识,在挑选群文时,在质量、文本内容及组合方式方面,呈现出一定偏差。学生在开展阅读、鉴赏、交流等活动时,面对有形无实文本内容,难以进入群文深度学习状态。
(二)群文主题确定随意
在规划群文主题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材,仅仅根据教材内容来设定群文阅读的主题,尚未做到充分尊重学习主体。此外,群文主题安排较为随意,无法充分发挥“学习任务群”教育优势。
(三)实践情境较为匮乏
在语文学科“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实践与情境应始终贯穿于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然而,部分教师对学生短期成绩提升较为重视,对实践活动与情境创设较为忽视,致使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单一,阻碍学生有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四)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缺乏自主阅读的习惯,在群文阅读中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多篇文章的阅读任务。另外,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深度、阅读兴趣、阅读策略的选择以及阅读后的反思与总结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五)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群文阅读成果时主观性过强,难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此外,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往往侧重于终结性评价,忽视学生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重要性,无法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和努力程度。
三、“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合理规划群文主题,提高群文质量
群文阅读属于集中性阅读模式,高中语文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设定群文主题时,应围绕学习目标,将文本相关内容与学习任务群相互整合,以此保障群文主题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例如,教师开展“秋之美,秋之情”群文主题活动时,可根据学习任务群和人文主题,将群文主题设定为“感受秋天美”,选取《我与地坛》《秋天的况味》《故都的秋》等相关阅读文本,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视角体验文本情感,深刻感受群文主题相关情感与文化内涵。教师还可设计与群文主题相关的问题或任务,如分析不同文本中秋天景象的描写手法、探讨作者通过秋天表达的情感与思想等,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依据学情规划主题,丰富学生视野
高中语文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确立群文主题时,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认知水平和阅读需求,合理规划群文主题,并利用学习任务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六国论》群文阅读为例,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教师可将群文主题规划为“家国兴亡”,同时设置相应学习任务,以此推动群文主题阅读教学进程。
(三)创设实践活动情境,获得沉浸体验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标“学习任务群”育人要求为基本,积极构建活动情境。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群文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围绕群文主题进行创作,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例如,教师开展“游览感怀,触景生情”群文阅读活动时,可有机整合《沁园春·长沙》《登高》等相关教材内容。首先,教师可向学生铺设问题情境:“你最喜欢的出游经历是哪次?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在情境中朗读、感受与理解。其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中人物的游览经历与情感体验,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经历与感受,创作一篇关于“游览感怀”的小短文,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综合能力
针对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差异,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因材施教,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和支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既要注重文本的质量,又要兼顾学生的阅读兴趣,确保学生能够在愉快的阅读中逐步提升阅读能力。例如,对于阅读习惯和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鼓励此部分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文本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对于阅读习惯和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更多地关注此部分学生的阅读过程,提供必要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升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如开展阅读打卡活动,激励学生坚持阅读。
(五)优化群文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在“学习任务群”引领下,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优化群文评价体系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应依据“学习任务群”育人要求,制定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其次,教师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和努力程度。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开展“战争与和平”群文阅读活动时,可引入“阅读之星”评选活动,通过设定具体的评选标准和流程,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在“战争与和平”群文阅读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影.学习任务群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2022(07).
[2]郑丽芬.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屈原列传》《离骚》《鸿门宴》群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2023(18).
[3]张民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07).
[4]杜亚丽.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