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基于学思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考
作者: 傅一东摘 要:学思结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切实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思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下,英语教师可通过巧妙导入激发兴趣、多样化提问引导思考、小组合作促进思维碰撞、拓展阅读培养自主能力以及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体验等教学策略,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思结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学思结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知识内化
学思结合有助于学生内化英文阅读文章知识。阅读过程中,学生单纯获取信息远远不够。学思结合能帮助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有效内化英语阅读知识。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5 Fruit中,学生不仅能了解不同水果名称的英文写法和读法等信息,还能通过思考将描述水果的词汇、句型进行分类整理,转化为自身语言知识体系。
(二)培养思维品质
在学思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构建围绕阅读英文文本的开放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例如,在教授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英语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这需要学生整合已学英语知识并进行创造性的英文表达。此外,英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辨析与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理性思考。
(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并解决问题等方式有效融入学思结合的理念,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阅读叙事性英语文本时,学生可以通过深入思考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特征等,主动寻求答案,以此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学思结合的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新课标下基于学思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巧妙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 情境导入。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若能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将有助于提升情境的真实度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教师可以模拟真实的医院场景,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以此自然而然地引入本次英语阅读的主题。学生在医院的情境中思考生病看医生时的英语表达。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进行英语的提问,并回答相关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积极性和思考主动性。
2. 问题引入。在学思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下,教师可通过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对所学英语文章进行深入思考与互动回答。这种引导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英语阅读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与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第六年级上册的Unit 7 Protect the Earth前,教师提问:“What will happen if there are no trees on the earth?”这样的问题设计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没有树木之后地球的样子,有效引导学生阅读英文文章。
(二)多样化提问,引导深度思考
1. 层次分明的英语阅读问题设计。小学英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问题类型应涵盖事实性、理解性、推理性以及评价性问题。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的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的导入为例,事实性问题为:“What subjects do they have at school?”帮助学生获取基本信息;理解性问题为:“Why does the author like PE class?”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含义;推理性问题为:“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chool library?”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评价性问题为:“Do you think the school life in the text is interesting? Why or why not?”英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关于问题答案的反馈,帮助学生总结英语表达和思考的经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果。
2. 开放性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在学思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意义的开放式问题,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考空间,切实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学生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后,教师可提问:“What new ideas can you suggest to protect the Earth in your daily life?”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和思考,用英语表达自己关于环境保护的独特见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思维碰撞
1. 合理分组。在学思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小组的科学构建与合理划分是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师应综合考量学生的英语水平、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实施异质性分组策略,力求各小组内部成员间形成优势互补态势。如教师在分组时,可将成绩较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与基础薄弱、较为内向的学生分在一组,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
2. 明确学生的任务分工。教师应为小组设定具体的阅读任务。如教师在讲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后,让小组共同制作以“My wonderful holiday”为题的手抄报。各小组成员应依据自身特长进行任务分工与协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得以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并分享个人见解,促进思维碰撞,从而协同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四)拓展阅读,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1. 推荐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学思结合模式下,教师可根据译林版新教材的阅读主题,为学生推荐丰富的拓展阅读材料,如英语绘本、简易英文小说、英语报纸等。在学生完成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学习后,教师可考虑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阅读,如阅读China’s Dynasties等英文读物,以此扩展学生英语阅读范围,并深化与该主题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运用能力。
2. 开展英文阅读分享活动。在学思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可通过定期组织英语阅读分享会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英语阅读收获和思考。同时,学生倾听他人关于本篇文章的分享,能收获不同的观点,激发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的思考。
(五)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阅读体验
1. 视频辅助阅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思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时,教师可以在阅读活动之前或之后,引入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素材,以辅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通过播放展示四季景象的视频,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观察不同季节的独特风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有效激发对季节更迭原因及规律的探究性思考。
2. 电子阅读资源。教师可利用电子阅读软件,如英语阅读APP,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互动式阅读资源。这些资源通常包含音频、动画、小游戏等,增加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点击、拖拽等操作完成阅读任务。如在阅读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7 Animals时,学生点击动物图片即可听到动物叫声,还能通过完成单词拼写小游戏巩固本单元的相关词汇,这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美仪.新课标下基于学思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考[J].校园英语,2024(03).
[2]顾英英.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有效教学[J].文理导航,2024(36).
[3]邓秋芳.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思考[J].风采童装,2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