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双向融合的有效路径
作者: 高红福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也肩负着班级管理的职责。基于此,文章对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双向融合的有效路径展开深度探索,分析目前语文教学中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积极推进班级管理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双向融合,为推动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班级管理;双向融合;有效路径
一、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的意义
(一)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将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机融合,教师可充分地利用语文课堂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引导,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教师的班级管理压力。同时,借助于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分享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全面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将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机融合,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借助于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活动,如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多种活动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
(三)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并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进行参与度,使语文教学工作更生动有趣。同时,班级管理中的小组合作、竞争机制的引入,也可以使得语文教学工作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
二、语文教学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约束和管制,却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这种管理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工作往往缺乏活力与创新,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相对严格的管理模式也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趋于紧张,不利于班级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严重地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管理方法单一
一些语文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缺乏创新性与灵活性,往往采用单一的管理方法,如为学生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这种管理方法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维护班级秩序,但长期采用此种方式可能会使学生出现抵制或反感情绪,不利于班级管理的稳定性与长效性。此外,单一的管理方法也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三)缺乏情感关怀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却忽视了对学生情感需求的关注与满足。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良好班级氛围的营造。此外,因缺乏情感关怀,使得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缺乏来自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双向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管理智慧
语文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管理智慧与人文素养。为了全面实现语文教学与管理工作之间的深度融合,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管理元素,并将其与班级管理工作实践有机融合。如教师在讲解《将相和》等与历史相关的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深入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将其应用于班级管理中。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很好地认识到团队之间的合作对于小组发展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未来开展小组长选拔、班级活动策划等活动时,学生就能够深刻地体验到管理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在长期管理的过程中,逐步深化自己对语文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二)设计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实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之间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结合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设计跨学科的主题教学活动,如针对班级纪律方面的问题,可设计“自律与规则”主题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分别通过朗读、写作、讨论等方式,思考自律对自己和他人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可结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规则的力量。这类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能够使得班级管理工作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减少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三)创新教学方法以促进融合实践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其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和完成问题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班级管理相关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如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筹划等。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班级管理工作的各项细节,合理地利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此外,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既能够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又能够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秩序。
(四)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协作平台、教育APP等,为学生搭建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之间的桥梁。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建一个班级在线协作平台,让学生在平台内以小组讨论、作品分享等活动来展开学习。教师也可通过平台发布班级管理信息、收集学生的反馈等。这些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使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相融合的前提与基础,教师需要密切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主体地位,并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与情感体验,进而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授课时,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使学生能够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学习活动。
(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融合的重要载体。教师可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如设计班级口号、制作班级墙报等,将语文知识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机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到班级文化所带来的魅力。同时,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使得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之间的融合具有良好的氛围作为依托。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也能够使得班级内的成员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班级管理工作的总体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准。
参考文献:
[1]李群.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5(01).
[2]钱明明.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4(21).
[3]裴红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评《让德育落地让素养开花——小学语文教学、班级管理和德育的探索与实践》[J].语文建设,2024(16).
[4]吴湘英,韩红勤.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的策略[J].教育界,20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