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乡戏曲艺术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应用

作者: 庄敏君

摘要:幼儿教师需遵循幼儿身心和认知规律,挖掘传统家乡戏曲艺术文化资源,合理将文化资源渗透幼儿园自主游戏中,以加深幼儿文化感知能力,培养幼儿自主参与意识。文章将探索幼儿园自主游戏开展原则,分析家乡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及其教育价值。围绕原则与教育价值提出教学实践,旨在引导幼儿关注、体验、感受戏曲艺术文化,开阔幼儿眼界,丰富幼儿经验,培养幼儿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关键词:传统家乡戏曲;幼儿园自主游戏;应用探究;艺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9-0160-04

“弘扬民族艺术,培育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历史、艺术和人文价值。在幼儿园阶段,通过自主游戏的方式引入传统家乡戏曲艺术,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促进其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传统家乡戏曲艺术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及其教育价值,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法,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幼儿园自主游戏开展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的后续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基。基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须摒弃“知识本位”的教育思想。需坚持以发展幼儿“核心素养”为目标,践行幼儿园自主游戏开展原则,以转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推动幼儿自主学习、深入探究,让幼儿在合作中实现创新发展。

第一,幼儿为中心原则。教师需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游戏内容和形式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满足幼儿的探索和创造欲望。需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幼儿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第二,开放性原则。教师应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提供各种材料,支持幼儿的多种玩法和探索。并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不拘泥于固定的结果或模式。

第三,合作与互动性原则。教师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同时,教师游戏过程中应扮演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适时提供支持和帮助,而不是主导者,以此通过引导与支持,帮助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环节中,强化幼儿自主游戏素养。

第四,探究与发展原则。教师需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帮助幼儿积累经验,理解抽象概念,培养幼儿探究能力。

第五,反思与评价原则。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实践中,采用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求。

二、 家乡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及其教育价值

家乡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集地方文化、艺术、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教师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融入家乡戏曲艺术,应深入探索家乡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及其教育价值。围绕深入探索在幼儿阶段培养其参与兴趣与审美能力,进一步强化幼儿文化认同感。以此使家乡戏曲艺术在幼儿园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

(一)家乡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家乡戏曲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表现力。同时,家乡戏曲艺术蕴含家乡大量历史、神话、传说等文化内容,是家乡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家乡戏曲艺术还具备独特的表演技巧,戏曲的表演技巧包括唱、念、做、打,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观赏性。最后,家乡戏曲艺术中的服饰、化妆、道具等视觉元素非常丰富,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应深入挖掘家乡戏曲艺术中的独特魅力,以魅力为引领,实现幼儿兴趣培养。让幼儿在艺术魅力感知中培养艺术审美能力,以加深幼儿对家乡戏曲文化的深入理解。

(二)家乡戏曲艺术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教育价值

家乡戏曲艺术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教育价值不可忽视。第一,家乡戏曲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元素,能够全面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第二,家乡戏曲表演中的角色扮演和情节演绎,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表演欲望和自信心。第三,家乡戏曲艺术中的唱、念、做、打,能够锻炼幼儿的语音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和身体素质。第四,戏曲艺术作为家乡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主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接触和了解家乡戏曲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总之,家乡戏曲艺术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融入,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还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文化意义。

(三)家乡戏曲艺术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教育方向

家乡戏曲艺术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教育方向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将本地戏曲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促进幼儿艺术素养与文化感知能力培养。

第一,戏曲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模仿戏曲中的各种角色,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

第二,戏曲音乐体验。利用咸水腔芗剧、高甲戏、木偶戏、北管和南音的音乐元素,让幼儿通过唱歌、打击乐器等方式感受戏曲音乐的魅力,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力和节奏感。

第三,戏曲手工制作。通过制作戏曲服饰、道具和面具等手工活动,幼儿可以了解戏曲的服饰文化和道具设计,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戏曲故事讲述。通过讲述家乡戏曲的经典故事,让幼儿了解戏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第五,戏曲舞蹈体验。结合戏曲中的舞蹈动作,设计适合幼儿的舞蹈体验活动,让幼儿在运动中感受戏曲的独特魅力,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韵律感。

三、 传统家乡戏曲艺术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应用实践

基础教育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幼儿教育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秉承“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求得幼儿核心素养发展,实现幼儿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师还应挖掘传统戏曲艺术中的内容,合理地将家乡“咸水腔”芗剧(歌仔戏)、高甲戏、木偶戏、北管和南音融入幼儿园自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并在戏曲游戏情境中,感悟文化魅力,丰富幼儿表演形式,提升幼儿文化素养。

(一)自主游戏,创意表演:戏曲角色扮演区

将家乡戏曲艺术与幼儿园自主游戏结合,不仅能丰富幼儿游戏体验,更能传承和弘扬家乡戏曲文化。教师围绕“咸水腔”芗剧(歌仔戏)、高甲戏、木偶戏、北管和南音等戏曲展开幼儿自主游戏,需要为幼儿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围绕自主游戏鼓励幼儿自主创意表演,让幼儿在表演与感知中体验家乡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戏曲角色扮演区是一个重要的区域,幼儿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戏曲角色,感知和体验家乡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第一,自主游戏开展过程中,幼儿能在扮演中获得想象力、模仿力和创造力的提升,更能鼓励幼儿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体验、扮演出属于自己的戏曲作品。第二,自主游戏环节中,幼儿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设计戏曲服装、如何编排戏曲动作、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合作等。该挑战性问题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意识,更能激发幼儿思考能力,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扮演游戏中与他人合作互动,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展开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幼儿学会如何倾听、借鉴他人的意见。以此通过自主游戏开展,帮助幼儿学习戏曲知识和技能,让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获得满足与成就感,有效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增强幼儿自信心与独立性。

(二)自主游戏,艺术表达:戏曲音乐体验区

家乡戏曲艺术融入幼儿自主游戏,能让幼儿在良好教学环境中接触、了解家乡传统文化,更能通过自主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力,使得幼儿能在文化体验中深入传承与发扬。激发幼儿想象能力,满足幼儿自主发展需求。

第一,教师需在音乐体验区内布置家乡戏曲相关的装饰品,如戏曲人物的图片、戏曲服装和道具等,营造浓厚的戏曲氛围。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戏曲音乐,通过播放音乐来加深幼儿戏曲体验。第二,教师应设置一个乐器角,摆放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弦乐器等,供幼儿自由探索和演奏。实践自主游戏开展中,教师需展开家乡戏曲音乐欣赏环节,定期播放“咸水腔”芗剧(歌仔戏)、高甲戏、木偶戏、北管和南音的经典曲目,让幼儿在听觉上感受家乡戏曲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幼儿模仿家乡戏曲中的经典动作和身段,如甩袖、踏步等,增强幼儿对家乡戏曲艺术的理解和兴趣。第三,教师应鼓励幼儿在区角中自主选择乐器,并尝试自主创造自己的戏曲音乐。或者组织幼儿选取已有的戏曲片段配乐,培养幼儿的音乐创作能力。以此通过家乡戏曲音乐体验区域的构建,幼儿能自主参与游戏环节,能在实践中领悟家乡戏曲音乐的魅力与表演技巧,更能为幼儿参与自主游戏提供良好体验,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支持建议。

(三)自主游戏,文化传承:戏曲手工制作区

手工制作是幼儿感知家乡戏曲文化、体会文化特色的主要活动之一,教师应围绕戏曲手工制作开展自主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家乡戏曲文化的魅力,以实现戏曲文化的传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家乡戏曲的文化兴趣。

第一,教师可在戏曲手工制作区设置多个不同的工作台,每个工作台对应一种戏曲类型。例如,芗剧(歌仔戏)工作台可以提供制作戏服和道具的材料,如彩纸、布料、剪刀、胶水等。幼儿可自主选择不同的工作台,进行戏曲相关的手工制作。第二,教师可以在每个工作台旁边提供详细的制作步骤和示范视频,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完成制作。如,在高甲戏工作台,幼儿可自主学习如何制作高甲戏的头饰和面具;在木偶戏工作台,幼儿可以制作木偶并设计木偶的服装和舞台背景。在戏曲手工制作区,幼儿不仅可以独立完成制作,还可以与同伴合作,共同创作。这种自主游戏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增强了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第三,戏曲手工制作区的作品可以展示在幼儿园的展览区,供幼儿和家长欣赏。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幼儿园的文化氛围,还能让幼儿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家乡戏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自主游戏,魅力领悟:戏曲故事讲述区

幼儿自主游戏不仅是幼儿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表达自我、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关键方式。将家乡戏曲艺术融入幼儿园自主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游戏体验,还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

幼儿阶段的幼儿喜欢听故事,而家乡戏曲故事往往充满了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第一,在戏曲故事讲述区,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幼儿讲述芗剧、高甲戏、木偶戏、北管和南音中的经典故事。例如,通过讲述芗剧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幼儿了解爱情的纯真与美好;通过讲述高甲戏中的《武松打虎》,让幼儿感受英雄的勇敢与智慧。第二,在戏曲故事讲述区,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和讲述自己喜欢的戏曲故事。这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戏曲道具,如戏曲服装、面具和乐器等,让幼儿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幼儿可选择扮演芗剧中的梁山伯或祝英台,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人物性格。

(五)自主游戏,动感畅想:戏曲舞蹈体验区

戏曲舞蹈体验区是一个充满活力且创意的空间,幼儿可在自主游戏中自由探索与表达,实践自身对家乡戏曲艺术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应设计戏曲舞蹈体验区,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游戏,培养幼儿节奏能力,助力幼儿文化传承与发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