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死”成日本老人心头之患

作者: 仝欣

“孤独死”成日本老人心头之患0

| 现状 |

“邻居之间偶尔会打个招呼,但也仅此而已。如果他们中有人离世,我也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察觉。”鹿间纪子坐在社区活动中心,喝着志愿者送来的咖啡,同邻居闲聊。鹿间时年76岁,住在东京通勤圈内常盘平的一套公寓里。

在这里,除了交流染发利弊之类的话题,居民们还经常分享身边关于“孤独死”的新闻。所谓“孤独死”,官方定义是“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死亡,且尸体在一段时间后才被发现”。这次,大家谈论的焦点是几天前发现的一具女尸。等邻居们想到很久没在阳台上看到她并由此发现尸体时,她已经去世五个月了。“尸体腐烂的气味非常浓烈,那种气味你永远都不会忘记。”鹿间说。

根据日本警察厅的统计,2024年1月到3月,日本有近2.2万人在家中默默死去,其中80%为65岁及以上老人。位于东京都千叶县松户市的常盘平,是最早被迫面对“孤独死”问题的地区,也是日本老龄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20年前,这里曾发现一具男尸,尸体躺在家中三年之久都无人知晓。常盘平居民协会副会长大岛爱子说:“谁都不希望如此可怕的事情再次发生。”

“孤独死”成日本老人心头之患1

60年前,第一批住户搬入常盘平时,这里的四层公寓尚被视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中年轻家庭的梦想居所。“那时候经济腾飞,大家争相搬到这里,这一片热闹极了。可现在,我们都老了。”大岛说。她于1961年和丈夫携幼子搬来这里,当时常盘平共有1.5万居民。

随着日本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得不在孤独中度过余生。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统计,2020年,65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已达738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据将增至1100万。日本202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单身家庭占家庭总数的比例约为38%,相比五年前增长了13.3%。

| 对策 |

在常盘平,约54%的居民年龄在64岁以上,7000名居民中有1000人独居。接二连三的“孤独死”事件促使当地居民采取行动。居民协会开通热线,方便邻居发现异常后迅速报警。2024年,常盘平又引入了“社会纽带”呼叫装置。这是一种配有传感器的监控设备,用于确认公寓住户是否有在屋内四处走动。此外,志愿者巡逻队也会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来判断住户是否安好,比如阳台上晾晒的衣物、白天紧闭的窗帘、无人收取的报纸和信件,以及彻夜不熄的灯光。

大岛翻开一本相册,里面都是常盘平“孤独死”受害者的照片。为了保护隐私,他们的脸被遮住了。照片令人心碎,但在大岛看来,它们具有警示作用,提醒人们当社会联结变成社会隔绝时会发生什么。“来访的政府官员和志愿者看到这些照片后,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和沮丧。”她说,“但我会告诉他们,这就是‘孤独死’的现实。”

志愿者巡逻队来到小滨洋子家。自丈夫八年前去世后,小滨一直独自生活。这位87岁的老人曾在东京经营过服装店和麻将馆,退休后搬到了常盘平。如今,她的爱好是玩平板电脑和做酸梅。“我过得确实不好。”小滨坦言。自从爱犬去世后,她与外界的接触就仅限于每周一次外出打麻将。

“我的养老金不多,我也会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小滨指了指一个装有治疗慢性肺病药物的盒子,说道,“我和周围的邻居不熟。我原以为搬到这里会交到很多朋友,但事实并非如此。”

小滨自豪地向我们展示了她晾在阳台上的酸梅。她没有子女。“如果我说从不害怕一个人孤零零地死去,那肯定是在撒谎。”她告诉我,“但谁也无法决定自己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离开,这是命运的安排。”

编辑:要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