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蝴蝶小道

作者: 李元胜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草坪,清晨。身着绿T恤衫背一个粉红双肩包的护林员,骑着一辆红色摩托来给我们带路。车开出十来分钟,就穿出村庄,进入林区,上山后一个转弯,一直延伸向前的公路上,飞满了蝴蝶。

路边出现太阳能灯,我赶紧叫停。同行的昆虫学家张巍巍看了看,很赞同:“这儿不错”。

“我就从这里开始徒步,你们继续。”我对车上的人说。

我很快进入高速拍摄的工作状态。20多年全国寻蝶,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疯狂的蝴蝶小道,种类繁多的蝴蝶沿途飞舞,起起落落。路面上,时时出现被各种车辆撞杀的蝴蝶,可见密度高到什么程度。

数量最大的是单环蛱蝶,对人类几乎无感,我在拍摄后甚至能摸一摸它们的翅膀。拟缕蛱蝶则刚好相反,3米左右必定起身飞走,仿佛它们自带了一个无形的量尺,随时测量着自己和人类的距离。

在树林口用水引诱来的第一只蝴蝶就是拟缕蛱蝶,很快被我的微动作惊走。此蝶远远看上去,反面略像我熟悉的蒺藜纹脉蛱蝶,相比之下色纹更纤细精巧。作为重点目标蝶,我非常有耐心地跟着它,终于获得一次逆光拍摄的机会。

戟眉线蛱蝶,我是在追踪拟缕蛱蝶的时候顺便拍的。这种蝴蝶也很有意思,名叫戟眉,你从正面其实看不出来,戟形藏在反面,很低调。

拍摄拟缕蛱蝶太难,我用了半小时才得手。没想到,下面还有更难的目标——巧克力线蛱蝶。巧克力线蛱蝶和红线蛱蝶,是线蛱蝶属的颜值代表,不分伯仲。我个人似乎更偏好前者:正面一片巧克力色,仅在后翅尾部点缀一对橙斑,反面有鲜艳的红褐色,配色大师级,相当讲究,百看不厌。

六月的阴条岭,每个区域都有明星蝴蝶,但没有一种是省油的灯,都很磨人。我一边慢腾腾地跟着巧克力线蛱蝶,一边这样想着。前后追踪了6只巧克力,有两只拍好后才发现翅膀残缺,真是太难了,它们比拟缕蛱蝶更敏感,不易靠近。好在追踪过程中,顺便拍了不少常见蝴蝶,对记录此区域蝴蝶种类也算有用。

上午10点半,前面出现一户农家。屋前屋后,全是蝴蝶在飞,我目击到3只卡特链眼蝶。不走了,我朝着远处干活的主人打了个招呼,把双肩包取下来,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主人是个中年汉子,远远地点着头挥手,示意我可以进屋。他可能以为我是来要开水的。

没进屋,径直来到屋前的水龙头处,应该是接的山泉水,水压不大,水温凉爽。用水瓢接水,把附近全部浇湿,我才慢悠悠取出杯子喝茶,等着看好戏。

奇怪的是,目击到的几种蝴蝶仍旧在四处乱飞,最先到地面吸水的,都是其他的路过蝴蝶。最先到的是绿豹蛱蝶,是个大路货,全国广泛分布,到处可见。然后是两只琉璃灰蝶,也是大路货。我继续喝茶,稳如泰山。

10分钟后,大神驾到。一只紫闪蛱蝶飘然而至,此时地面已干,只有院坝边缘还略有点潮湿。慌忙伸手抓相机,一刻也不敢停留。闪蛱蝶属中,最容易拍到的是柳紫闪蛱蝶,最难的就是紫闪蛱蝶。在此之前,这种蝴蝶我的记录全是长焦镜头所得,从未有过微距镜头的拍摄机会。这次,是它自己送上门来的,岂能错过。

蝴蝶永远不会按你的计划出牌的,这里的蝴蝶尤其如此。

被水光吸引过来的卡特链眼蝶,一直警惕地在屋檐一带活动,下来好奇地转一圈马上又回去。不知何故,它突然大胆起来,先是落到椅子上,后来干脆飞到我的手背上吸食汗液。蝴蝶上手是常事,每次我都有一种特别的愉悦,这是寻蝶过程中的另一种福利。

一只苔娜黛眼蝶,像是一个出色的美食家,它把时间均匀分配到湿地和院角的蜂箱上。吸完水,必到蜂箱上吸食蜂蜜——我注意到那里有斑斑点点的蜂蜜,估计是主人取蜜的时间滴落的。为了更好的口感,它就这样来回飞着,不辞辛苦。

我离开农家之前,又来了一只黄环蛱蝶,它有社牛特征,一来就落在我的包上,继后又跃起落到我的手上,让我可以近距离地上下观赏。差不多待了1小时,没见到新的蝴蝶飞来,我离开农家,继续沿着这条黄金蝶道往前走。

远远地,看到一只蛱蝶立于路面,似兼有白色、褐红色纹带,难道是红线蛱蝶?它和巧克力线蛱蝶都在陕西有分布,出现在三省交界的阴条岭还真有可能。怕惊飞它,我远拍了一张才小心地靠近。当它清晰地出现在镜头里时,我才看出是锦瑟蛱蝶,正面略有点相似,反面区别很大。

临近正午,我在一个岔路口又看到太阳能灯,观察了一下,正是蒋卓衡给我详细标注的蝶群处,但是只看到几只粉蝶。又去分岔的小道逛了一圈,追逐几只眼蝶,成功拍到了其中的苔娜黛眼蝶,这一只蝶翅完整、颜色鲜艳,超过之前拍到的。

无意中,看见远处有一个水池,阴条岭临时打水工可以上岗了。

这个灯的水泥座台之所以吸引蝴蝶,是有死虫黑腐后的渣落到上面。觉得那个地方被草丛围合,不够开阔,我收集了一些虫渣到公路边,又搞了一个点位。两个点位同时浇水,符合我的工作习惯,以勤补拙。

和刚才的农家不同,这次浇水简直是水到蝶来,太神奇了。公路边来了卡特链眼蝶、老豹蛱蝶、大紫琉璃灰蝶等,仅卡特链眼蝶就有3只。水泥台座来了拟缕蛱蝶、大展粉蝶等。我一时眉开眼笑,手忙脚乱,两边跑来跑去。

每十分钟,我就跑到水池里打水一次。有一次回来时,很远就看见公路边多了一只陌生的黄色蛱蝶。前翅的眼斑有点熟悉,让我想到柳紫闪蛱蝶,但这只是闪蛱蝶吗?我拿起相机才拍两张,它就飞走了。后来查到它还真是闪蛱蝶属,曲带闪蛱蝶。

我在这里浇水的时间开始得有点晚,半小时后,蝴蝶们就散去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到了,路面上蝴蝶稀少,我背起双肩包,一边徒步一边吃干粮。一直走到前晚的道路尽头,有些考察队员在草地里举网捕虫,我打过招呼折返,近两小时的徒步,浑身被汗水湿透,仅拍到一只藏眼蝶,但是浏览了一遍黄草坪的生境,看到了高山草甸的景致,也还不错。

下午3点,回到岔道口。中午浇水没引来此行的重要目标长纹电蛱蝶,我还想试试,放下背包,打水工再次上线。这一次,水泥台座空空如也,公路边的点位来蝴蝶了。浇水引蝶,大概率是流水席,上午下午来吃喝的客人很少有相同的。

一一记录了来访的蝴蝶,多数是环蛱蝶和带蛱蝶,其中有一只属于令人头痛的环蛱蝶中的黄色纹组,它们正面彼此相似,难以辨别,需要看反面细节来确认。后来还是小蒋帮我鉴定的,是我从未拍到过的奥环蛱蝶。

我在这个点位守了一个多小时,后面20分钟,已没有新的蝴蝶前来。前面的路面上,会不会也换成了别的蝴蝶呢?低头一想,就收拾背包、器材,慢慢朝驻地方向走去。

路面上基本没有蝴蝶,看来,它们爱来的时间是清晨而不是全天。但我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警觉,越是空空如也的路面,越要小心翼翼,经验告诉我,其他蝴蝶少的时候,反而会出现一些特别的种类。

走了半小时,前面的路面铺满树荫,在那斑驳的光线里,一片树叶似乎微微动了一下,而此刻并无微风。我立即顿住身形,改成最轻的步子慢慢走近,果然是一只蝴蝶,而且是非常罕见的白斑俳蛱蝶,它属于一个冷僻的家族俳蛱蝶属,国内只有4种。它在路面上平摊着略有点旧的翅膀,能尽情观赏到正面的大小三对白斑。拍好正面后,干脆盘腿在它旁面坐下来,安静地等着,说不定它会竖起翅膀,再让我观赏华丽的反面呢。

上一篇: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
下一篇: 远去的小火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