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文地理2025年第3期

环球人文地理

环球人文地理2025年第3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环球人文地理》,由《国家人文地理》于2010年3月期更名而来。《环球人文地理》通过世界地理来感受生活的美好。不同视角看世界、中国的环境和人文变化。来自世界各地的地理、旅游爱好者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向世人展示不同的文化。

目录

卷首 | 阅以远行

自古以来,人类都是有书籍情结的。据说犹太人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把书蘸上蜂蜜,让孩子去舔,从而让他们爱上读书。在中国,人们向来就喜欢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境界和追求。因为这两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在网络和数字化的冲击下,人...

大策划 | 神秘土耳其

从地理上看,土耳其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国家。贯通马尔马拉海与黑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欧亚大陆的分界线;伊斯坦布尔坐落于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金角湾,扼守海上贸易的命脉航线……可以说,土耳其是连接亚欧两大洲的“十字路口”,这种“特殊”注定了它会成就...

大策划 | 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陷落 1453年,一个历史书上绕不开的年份。 东方的明王朝刚刚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将中原王朝的国祚又延长了两个世纪,而位于欧亚十字路口的拜占庭帝国,却已走向末日黄昏。依靠两面临海的地形,君士坦丁堡曾经是固若金汤的堡垒,无人攻破。...

大策划 | 海滨之城

我将车从伊斯坦布尔拥挤的道路上开出来,沿着海滨公路行驶了三四天。一离开频繁堵车的路段,就立马换了一种心情。恰好又遇到绝美的晚霞,夕阳漫过山峦,大地一片通红,挺立的绝壁仿佛高高窜起的火苗,烘烤着一碧如洗的天顶。我找了块平坦的地方停车驻足,让拂...

大策划 | 走向内陆

结束了安塔利亚的旅程,我开车前往下一站——孔亚。风景也从地中海海滨绚丽的晚霞转变成了延绵的山丘。孔亚白色裙摆舞动的苏菲派世界 在《圣经》中,孔亚是大洪水之后第一个重现于地面的城市。由于战略位置紧要,拜占庭、塞尔柱乃至后来的奥斯曼政权都将它作...

第一看点 | 塔兰托的挣扎

在意大利南部、地中海沿岸,有一座海港城市名叫塔兰托。在这里,最让人无法忽视的颜色不是蓝色,而是红色与黑色。随风飞扬的红色矿物粉末,裹携着钢铁厂矿石堆的刺鼻气味;黑色煤灰则是从钢铁厂烟囱里不断喷涌而出的滚滚浓烟。它们落在马路上,盖住足球场原本...

地理发现 | 河南仰韶村

如果不是1921年的那次“动土”,仰韶村不过是黄河沿岸千千万万个普通乡村中的一个。但它注定是不寻常的,因为从动土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崭露头角,从默默无闻逐渐走进教科书,走向世界,并一举开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大门。一铲惊世改写东亚史前史的密匙 ...

最生活 | 香港龙景轩

为一餐,等半年,值得吗? 大名鼎鼎的龙景轩,深藏在香港四季酒店的四楼,是全球首家获得米其林三星的中餐厅。临近维多利亚港的四季酒店,远看是一个巨大的圆弧,极富现代设计感,站在酒店高处,满目是船只点点的港口和繁华的都市天际线。 位于酒店四楼的龙...

人与自然 | “鼠里鼠气”的树鼩

1789年,英国探险家进行环球探险时,在越南一座岛屿上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动物。这种动物看上去三分像老鼠,七分似松鼠,喜欢把猪笼草当作自己的马桶,也可以面不改色地吃辣喝酒。这种样貌“鼠里鼠气”的动物,就是树鼩(qú)。 树鼩在很多方面...

视觉21 | 绿之韵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给人安宁、舒适、和谐的感觉。不论四季如何更替,也不论我们身处何地,总能在大自然中找到那抚慰心灵的绿意。它们在森林里,在草地上,在山谷中,在小径旁,在溪流边,以各种姿态闪耀着生命的光芒。苍劲之绿、温柔之绿...

城市传说 | 日本“人偶村”

当你无意间闯入一个僻静的小村庄,走了许久后,终于遇到一个在路边晒太阳的村民,于是你打算走上前去问路,可等你走近,却看见这个村民的脑袋不自然地低垂着,好像在打盹。你探头过去,想要与他攀谈,却发现眼前的村民根本不是真人,而是一个有表情的稻草人。...

人文史记 | 古代那些奇葩婚俗

中国传统婚俗以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为特色。通常要经过提亲、订婚、迎娶、出嫁、闹房等“程序”,并以新婚当夜众亲友在洞房嬉闹新娘和新郎后,新人携手归寝为高潮。 中国古代的婚俗,有些流传至今。而有些婚俗,在当时也滋生出一些逆情悖理的举动,荒诞至...

微科普 | 印尼黑果

在南洋的热带雨林,生长着一种奇臭无比的果实,采摘的时候,站在附近的人都会捂住鼻子。这种果实有着尖头尖脑大肚子的体型,棕黑色的硬质果壳中嵌着数粒种子,好似柠檬和椰子的结晶。它就是著名的印尼黑果。 印尼黑果,学名Buah keluak,是青钟麻...

物语 | 身着汉服的日本遣明使画像

明代男子常服多为袍衫,有直身、直裰、道袍、行衣、深衣等形制,其制为大襟、右衽、宽袖,下长过膝。明中叶以来,江南地区读书人流行头戴幅巾、身着深衣的打扮。 自嘉靖年间开始,深衣成为“时尚男装”。传统的深衣通常为白色或者玉色;有的深衣因为受女装影...

物语 | 霍亨萨尔茨堡

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市,总能唤起人们对音乐与艺术的憧憬。莫扎特的天才旋律、卡拉扬的指挥风采、《音乐之声》的动人故事,都在这里留下不朽的印记。而城中的霍亨萨尔茨堡,更是将这些艺术瑰宝凝聚为永恒的经典。 中世纪时期,萨尔茨堡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

物语 | 上海话里的“十三点”

说起形容人的举止蠢傻或行为处事不得体之类的俚语,人们大抵会想起北方话里的“二百五”。无独有偶,上海话里也有一个类似含义的数目词,叫做“十三点”,或者省略“点”字,直接叫做“十三”。比方说,在日常生活中,甲乙两人在一起讲话,甲对乙讲了许多,乙...

物语 | 滚绣坊

在苏州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遍布着众多清幽的古巷,滚绣坊便是其中之一。这条小小的古巷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滚绣坊位于苏州古城中南部,东起凤凰街,西至乌鹊桥北堍平桥直街。巷长约430米,宽约7米,沿河而建,呈现出典型的江南...

一线手记 | 徒步印尼三座火山

打开世界地图,我将徒步目标精准锁定在印度尼西亚的百余个火山群中,最后坚定地选择了印尼最具挑战性的火山之一:林贾尼火山,决心要在这座火山巅峰迎接我生命中的第一次极限徒步挑战。同时,我还在行程中添加了日惹特区的默巴布火山和默拉皮火山,作为林贾尼...

一线手记 | 高海拔的“天空精灵”

寺庙中的僧侣投喂野生动物这一传统,在青藏高原存在了上百年之久,这是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生动写照。正是由于僧侣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寺庙周围经常出现野生动物的身影,包括棕熊、岩羊、旱獭、白鹿唇和各种鸟类。 我在西藏邂逅“天空精灵”的行摄之旅,就是...

行摄记 | 南北极探险奇遇

作为一名旅游和摄影爱好者,我已多次前往南极、北极和南美洲国家,只为追寻那些阴晴不定的极光。包括美国的阿拉斯加、加拿大的黄刀镇、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摩尔曼斯克州,冰岛、挪威、格陵兰东部峡湾等地区,都是我的目的地。但由于天气缘故,并不能保证每一...

环球风度 |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

你是否好奇,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是哪里?答案就是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的首府摩尔曼斯克。 这是一座远离俄罗斯主体区域的城市,尽管距离旧都圣彼得堡还有1300多公里,但在俄罗斯人心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北冰洋的明珠”“俄罗斯的北大门”。二战英雄城...

专栏 | 疯狂的蝴蝶小道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草坪,清晨。身着绿T恤衫背一个粉红双肩包的护林员,骑着一辆红色摩托来给我们带路。车开出十来分钟,就穿出村庄,进入林区,上山后一个转弯,一直延伸向前的公路上,飞满了蝴蝶。 路边出现太阳能灯,我赶紧叫停。同行的昆虫...

专栏 | 远去的小火轮

很多年前,幺爷爷坐蒸汽机船出川,那船要燃烧大量煤炭,需长烟囱扯火力、排烟尘,就像过去家里的煤炭灶一样。船的船体小,只一两层甲板,川江民间喊小火轮。最初,称为“汽船”,有一张特别清晰的老照片,一个叫唐纳德·曼尼的英国人拍摄于二十世纪...

地球诗篇 | 春风有柔软的腰肢

最美的梦境 群山依旧安静,于白雾中 不断变化姿容。梦里 中巴车依旧 爬行在高低不平的公路,穿过 一阵又一阵春风 点燃炊烟的姑娘,在远处 背对着我。她的背影 逐渐削薄、迟暮,没有回头 中巴车还在公路上爬行。把炊烟 远远抛在身后,把做梦的人 远...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