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的超越

作者: 小凤

乐高在今天几乎是一家无人不知的公司。一个玩具成品,不仅能够吸引孩子,更有无数的成人玩家乐此不疲,其成功的背后隐藏着乐高“先山寨后超越”的创业逻辑。

20世纪30年代,丹麦比隆只有约三百名居民。1932年,乐高创始人克里斯蒂安森开始尝试制作木制玩具。他制作的玩具工艺精湛,质量非常好。出自他手的小飞机、汽车、动物个个形态逼真、惟妙惟肖。1934年,他的公司被命名为“Lego”,源于丹麦语“leg godt”,意思是“玩得好”。

1939年,一家名为“基德工艺”的英国玩具公司创始人希拉里·佩奇发明了一套基于“自锁砖”的积木,风靡一时,并在欧洲多个国家申请了发明专利。1947年,基德工艺推出了拼搭房屋的塑料自锁砖式积木,这对于当时普遍采用木头制作的玩具,使用塑料制造积木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因此,佩奇又在英国申请了专利,但是专利范围只在英国,而这也为后来乐高的崛起埋下了种子。

远在丹麦的克里斯蒂安森与儿子戈德弗雷德,在当时购买的一台注塑机的供应商那里收到了基德工艺的自锁砖玩具样品,敏锐的父子俩马上嗅到了这种设计能够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于是迅速着手仿制生产。

1949年,乐高公司开始仿制生产自锁砖式的塑料积木——“自动捆绑砖”。

在乐高的总部,一直挂着一句企业座右铭:“永远不要在质量上吝啬。”正是这种对产品质量高标准的价值观,使乐高能够不断超越。从1949年到1951年,塑料玩具占了乐高公司产量的一半,尽管当时人们认为塑料永远无法取代传统的木制玩具,但乐高玩具是个例外,重要原因就是乐高玩具的质量更好。

1954年,戈德弗雷德成为乐高集团的总经理。在一次与一位海外买家的谈话中,戈德弗雷德受到了启发,意识到乐高积木“系统化”的巨大潜力,认为它可以成为一个创造性游戏的系统,由玩家去创造出不同的作品。到1958年,新型材料丙烯聚合物正式被应用到乐高积木,彻底解决了之前砖块自锁时不够稳定的技术问题。乐高砖设计的专利申请在丹麦提交,随后几年又在其他多个国家申请,并于1981年以4.5万英镑的价格收购了基德工艺公司的专利。

乐高积木的“系统化”理念真正超越了所有积木厂商,实现了“万物皆可乐高”。2011年5月,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十三个乐高套件带到了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们在那里建造了模型。2013年5月,有史以来最大的乐高模型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出,那是一架由五百多万块砖块组成,以1:1比例展现的X翼战斗机模型,引起巨大轰动。

不仅在玩具领域,乐高还积极拓展其他文化领域,发展出乐高大电影系列、乐高电子游戏,以及全球各地的乐高主题乐园和酒店。到今天,乐高不仅仅是玩具,更发展成了一个文化现象和文化符号。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