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的尼朵吧
作者: 陈美桥那天并不是看九寨沟的好时候。
九寨沟处于青藏板块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接触地带,属松雅地震带。经过2017年“8·8”地震之后,腐殖土并不丰厚的一些山林,对后续的自然灾害,更加战战兢兢。
2024年7月下旬,暴雨日夜不竭,那些未抓牢植株的泥土和石头,在强降雨的冲击之下,从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导致部分路面损毁,道路中断。九寨沟一百多个海子,仿佛又记起受伤的往事,伤感和惧怕的碎片,刺进它们清透的内心,混淆了它们纯净的真容。
可是,这少露于人前的另一面,让我触碰到了大自然的另一种情绪,让我在感激世代藏族人民守护这片土地的同时,也看到一群“尼朵吧”提着灯盏,默默地亮起生命的微光。
尼朵吧,在藏语里是“警察”的意思。也是这天,我走进了尼朵吧的九寨。
忧郁的镜海
好几天前,一张九寨沟的鸟瞰图,梦幻般爬到我的微信上方。这是怡姝的头像,后面挨着简短的句子:“连日大雨,泥石流时有发生,请暂缓来。”
还未实地采访,我却在朋友圈看到了她。她的背影亮在黑夜,双脚深深陷在泥水之中,只为迈向对面被困住的游客。拍照的是一位男士,他刚好就是泥石流发生时,被安全转移的其中一名。他动容地写道:“巾帼不让须眉。”
8月初,我到了雨后稍事休整、步入正轨的九寨沟,禁不住翻出那张微信照片拿到怡姝眼前,她却平和淡然地说:“这都是我们的工作,当我穿上警服,就没把自己当成女人。”
那几天,九寨沟公安分局及所辖的漳扎、羊峒、诺日朗、嫩恩桑措四个派出所,连同一个交警中队所有警力全勤出动,他们成了一台台连轴转动的机器,安全转移游客三万余人。
大雨绕成团团乱麻,谨小慎微的泥土和游移不定的石头,更加失去了方向,它们随波逐流,赴死般将命运交给时间,抵达最后的归属。
在险情面前,生死存亡、平安与否,往往是一瞬间的事情。7月24日,胡先生出沟后,沿着山脚那边的公路返回,他并未意识到有块石头,正从山上朝着他滚落下来。可这一切跃入了分局辅警米吉军的眼睛。他声嘶力竭地对胡先生挥手大喊,可胡先生早已吓得茫然不知所措。千钧一发之际,米吉军快速向他靠拢,敏捷地拉着他跑离了危险路段。不到五秒钟,胡先生惊魂未定,篮球般大的石头就砸向了他刚才站立的路面。
雨过天晴,一切又恢复常态,超负荷工作的疲惫,尚未从这些警察的脸上完全抽离,九寨沟的魅力却并未给予他们调休时间。交道管理处公布道路通畅的讯息之后,许多游客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探寻它,了解它。
阳光照耀着沟口,海螺状的游客中心向世人传递着大地的语言。周围山色葱茏,薄荷味的空气轻轻拍打着我。民警踩着“风火轮”四处巡逻,游客有序地进入景区,仿佛前几日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很难想象,“8·8”地震前,这座山谷里屹立着九寨沟公安分局的办公楼。地震后,大楼倾斜,房屋垮塌。所有民辅警齐刷刷上阵,搭帐篷、接水电、转移群众、办理案件,为民众排忧解难,为游客快递重要物品……每个人都发挥着生活上和工作中的最大潜能。
九寨沟全景三十余公里,几百辆观光车像一只只绿色鹦鹉,不断重复着谨防诈骗的声音。安全防范于未然,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购票APP弹窗提醒、酒店和餐厅立牌提示、观光车导游反复强调,是警局防诈部署的四大要素。
大雨虽停了几天,芦苇海、五花海似乎还心有余悸,有些浑浊的水色与普通湖泊似乎别无二致。怡姝有些惶惑,就连她最喜欢的镜海,也仿佛掺进了异物。她说,除了地震那年,她从未见过镜海这副样子。那神情和语气,像极了善良的主人,因拿不出好酒好菜招待客人生出的窘迫。
随即,她翻出从前的照片。翠色的镜海果真如一块明镜,蓝天和山峦倒映成了水底宫殿,高寒水韭和轮藻屏住呼吸似的潜于水底,又几近从手机屏幕呼之欲出。水底还横卧着几根枯木,被钙化的表层布满绒绒苔藓,还有其他种子附着其上,生根发芽,长成了小树苗。
怡姝姓马,是九寨沟公安分局的一名元老,二十年来,她穿梭于景区,巡查游客的安全。这里的一水一瀑、一草一木,始终带给她新鲜感和吸引力,如同她对待警察的工作,还怀揣着憧憬和热情。
尽管怡姝说,镜海的景色不及平日的五分之一,可游客们“太美了”的感叹不绝于耳。据大数据显示,当日的游客仍然超过了两万人。
按分局的预案部署,若游客数量超过两万五千人次,要启动应急响应,每增加五千人次,相应提高管控级别。根据售票、运力和辖区车流情况,科学分配道路执勤点位,设置远程管控卡点,全程指挥疏导车辆有序进行,最大程度提升交通巡逻频次和覆盖面。还与武警、消防等单位强化联勤联巡,交警、运管、民警、辅警通力合作,对于大型客车、小型汽车的合理调度与分流,成了流畅运作的保障,将人们对于拥堵的焦虑,降低到最小程度。
每年宁夏开斋节和学校暑假期间,九寨沟景区都会连续四五十天保持三万人以上的游客量。早晨6点,分局毛清洪局长就抵达指挥中心,查看管控布置是否到位、大交通是否正常运行、接驳的班车是否及时跟上。
那株冒出镜海的绿苗在风中微微颤动,如孱弱的翅膀扇动着镜海的忧郁。我对怡姝说:“它今天并不完美的模样,给了我另一种观感和触动,在它经受创伤和害怕的时候,许多人一直与它共同努力,一点一滴地还给世界这面明镜。”
时间滚过的珍珠
仿佛无根之水翻涌而来,接着滚向碳酸钙沉积的岩石上,石面凹凸不平,水被搓成大大小小的珍珠。这便是珍珠滩。
阳光的金针扎向透明的水珠,宽阔的滩面上密密麻麻地闪烁着光芒。或许,那些珍珠滚进了怡姝的心里,站在游客喜欢的最佳位置,她说,帮不少游客在这里拍过照片,自己还从未好好地与它留一张合影呢。
太阳的侧光贴在她饱满的脸上,她的表情与游客拍的那张截然不同。青幽幽的山谷间,莹莹水珠在她身旁孜孜不倦地滚动着,像是某种祈祷,也像某种悬念。
时间解开了悬念。待我们一步步走向低处,那些水珠也渐渐改变了性状,它们不再呈现雌性的柔弱、内敛,而是竭力撞向彼此,排挤彼此,从滩口的高处咆哮而下,展示出雄性的威猛。
珍珠滩演绎着雌雄同体的魅力。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涉水而过的瀑布正是此处。只是,实景比电视画面更加气势非凡,大瀑分成无数小瀑,小瀑跌向树丛和石头后分崩离析。它们奔腾、喧嚣,飞溅的水花掀起迷蒙的薄雾。最后,又在激越、铿锵的乐音中,慢慢汇进一条宽阔的沟渠。
珍珠滩瀑布是游客热衷的打卡景点,也是警察十分警觉的地方。有一回,做游客照相生意的本地人,与自拍的游客因争夺拍摄位置而发生冲突。恰巧一位民警在暗处观摩了整个过程,经过调解、疏导,双方达成和解,该道歉的道歉,该让位的让位。在本地人的利益和游客的权益面前,景区警察始终平衡着一杆公平秤。将大矛盾化小,小矛盾解决在基层,也成了他们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九寨沟还有诺日朗瀑布、树正瀑布、熊猫海瀑布,其中最宽的是诺日朗瀑布,宽达300余米,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站在对面的观景台眺望,仿佛那是幽蓝的海水,默默穿过丛丛灌木,又决意向下奔流,齐齐地编织成一条条白色的绸缎。
观景台架设在松香弥漫的山林上,蘑菇的气味也阵阵飘来。说来既让人担忧,又有些无奈。观景台以外的森林,本不是游客该深入的地方,可有位山东游客,却在山林里迷失了方向。他并不是要追寻这里的蓝脸猴,也不是瞄准某些珍稀植物,而是要找他用于航拍的无人机。九寨沟景区原始森林面积甚广,他发现密林间道路相似、植株相仿,来来又回回,如同陷入了迷局。在慌乱中,他唯有拨打110。民警随即添加他的微信,通过手机定位,大致确定其位置,几经周折才找到他。
诺日朗派出所所长刘浩说:“身为景区警察,大多数时间都是以耐心和细心,不断重复在‘找找找’的路上。最多的是找手机、钱包、老人和孩子,在游客中心、各处小景点、观光车上、厕所放置台……”似乎,所有犄角旮旯都是他们成功获取线索的地方。
长海,是九寨沟海拔最高的海子,宛如天神举起的聚宝盆。倘若不是它四周有小山侧身依靠,不是有老人柏这样明显的内陆植物,长年累月地望着它、守着它,它摊开如此深沉又宽广的幽蓝,会让你有如临大海的错觉。离视线越远的水面,蓝色欲加浓重,层层递进,直至浮云垂悬的天边。
老人柏刻着时代的记忆。很多年前,九寨沟还是一片林场。某一天,旁边那棵大树在斧锯的撕咬中,轰然倒向了它,它无力反击地被削掉了半边枝丫。经过几十年调节养息,它黑皱的树皮苍老斑驳,另一侧弯曲向下的枝干,擎着细碎、稀疏的柏叶,如一位饱受沧桑的老人,怜爱地注视着长海边上的水草、密密麻麻的冷水鱼。冷水鱼是九寨沟特殊的鱼类,喜生活于水中浅表层,通体无鳞片,悠悠荡荡间,如一只只穿行的梭子。
怡姝小跑到我身边,惊讶地说:“居然有这么多鱼!”我更加感到意外,她看了长海这么多年,这鱼难道还成了稀奇?可她有些急促的呼吸又瞬间解释了所有。对于警察而言,一旦踏入景区,就要洞察有无安全隐患,及时解决游客的种种需求。就在刚才,我们遇到一位与家人走散的女孩,她未携带手机,哭着找到我们。怡姝抱歉地丢下我,急着帮女孩寻找家人去了。在深邃的长海边,游客的密集程度远超我的想象,警察的关注点未曾落入这些小小的着眼点上,怡姝是这些冷水鱼最熟悉的陌生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受地域、可含物,以及太阳照射的方位、强烈不同,九寨沟一百多个海子,呈现不同的色泽,变幻多姿,璀璨迷离。想来十分幸运,不单是长海恢复了容貌,连五彩池也清得像是置身仙境。它静时犹如瑶台之镜,微风轻拂,又乍地变成一块磨砂玻璃,风再猛烈吹起,它便掀起了玉龙的鳞片。一位游客当即吟出:“珍珠淮下如金玉,五彩池中碧影摇。”怡姝听后,欣慰地笑了。
“九寨归来不看水”。这里的水,动静结合,刚柔并济;这里的水,是将色卡上的每种蓝用心地涂抹一遍。每一滴,都是时间滚过的珍珠。
九寨千古情
古之洛河水,在沟口与白河汇合,加之这里有九个自然村寨,最终有了九寨沟的名字。九寨沟曾是松潘县的属地,《松潘县志》山川卷记载:“翠海:县东北一百余里,中羊峒番部内,海狭长数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岚,故名。”
暮色四起,海子、瀑布和山林,全都渐渐隐没于夜的襁褓。而这时,沟口外的商铺和酒店睁着愈加明亮的眼睛,藏餐、青稞酒、锅庄……游客们回归凡尘,融入了人间烟火。从这时起,公安分局的接警电话更频繁地响起,有酒后寻衅滋事的,有商家与游客利益冲突的,更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某段公路上,一位司机心事重重,生意上的债务如大山重压着他,焦虑和沮丧雨刮器似的扫着他的内心。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他驾驶的车辆不慎撞向了一家商铺。接着,民警赶赴现场,勘查取证,做赔偿调解。谁料商铺老板开出的赔偿数额,成了压垮司机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以打电话借钱为由,离开后绝望地跳进了附近的河中。扎西严盘、段琳鑫、王鹏和刘光辉快速作出反应,以智慧和勇毅组成救援队伍,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成功救起了司机。事后,许多民警才深刻意识到,日常的体能训练和业务水平考核,是“用兵一时”的强力保障。案件并未就此结束,损失的老板一口咬定数额,司机连道无力偿还,双方僵持不休。直至凌晨三点,值班民警继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老板开始让步,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
对于九寨沟公安民警而言,最高的责任与使命,是将专业能力与警务资源精准投放在游客最需要保护的每一个瞬间。
2023年6月,游客张女士报警称,她价值十余万元的手表在酒店遗失了。漳扎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立即联系并赶往她入住的酒店。根据酒店监控显示,张女士入住时,确实戴着手表,而退房时两手空空。他们第一时间找到负责这间客房的服务员,可服务员坚决否认自己见过这只手表。以他们多年侦查案件的经验来看,服务员说谎的可能性并不大。于是,排除偷盗行为,他们假设了另一个现场:该女士洗漱时将手表摘下,置于案几边缘,手表不慎滑进了垃圾桶,服务员打扫房间时,亦未翻查垃圾,直接打包送进了酒店垃圾桶,最后又由垃圾车统一运到垃圾处理场。至凌晨4点,民警方小伟、鄢科瑞和张奎在恶臭冲天、血污腐物堆积的垃圾场中,打开成山的袋子逐一翻查。经过一百多个垃圾袋的浊气熏蒸之后,那只手表才露出了真容。这样“傻”的处理方式,这种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是对游客的最好交代,也是对那位服务员的充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