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设计
作者: 黄东 贺金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托以读促写实施“微练笔”教学,能够发挥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以《慈母情深》为阅读文本,探析如何借助以读促写策略实施“微练笔”教学。
研读文本,感悟写法。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默读《慈母情深》,找出描写母亲工作环境以及母亲的动作、神态等语句并批注感受。有的学生找出“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并批注“环境描写,表明母亲工作环境差、工作辛苦,衬托出母亲挣钱的艰辛以及对家庭的无私奉献”。有的学生找出“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并批注“‘掏、数’等动词再现了母亲给我钱的情景,细腻地刻画了母亲饱经沧桑的形象,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疼爱”。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场景描写与细节描写所蕴含的情感,以及作者独具匠心的情感表达方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描写视角的转换、用词精妙之处以及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这样的剖析,学生深刻领悟到场景描写与细节描写在情感表达中的关键作用,为后续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指导仿写,明晰方向。仿写练习能使学生自觉学习优秀文本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法,将其化为己用。教师要求学生先找出《慈母情深》中印象特别深刻的环境描写或动作描写的语句,并以此为模板进行仿写“微练笔”。有的学生以“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这一经典片段为切入点,展开仿写。教师要求学生深入分析该片段的写作特色,在熟悉描写特点的基础上展开练笔。学生分析,作者四次使用“立刻”一词,构成排比句式强化情感表达,运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刻画母亲争分夺秒劳动的情形,写出了她工作的辛劳和忙碌以及为了家庭生活而拼命挣钱的状态。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场景,思考如何用类似手法表达亲情。有学生回忆母亲每天清晨为家人准备早餐的情景:“母亲每天清晨总是第一个起床,走进厨房,准备鸡蛋、馒头,清洗蔬菜等,接着打开炉灶,为我们准备早餐。”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模仿《慈母情深》的句式,运用连续动作描写强化情感表达。学生重新组织语言后说道:“每天清晨,闹钟一响,母亲立刻翻身起床,立刻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准备食材,立刻熟练地打开炉灶,立刻专注地为我们准备早餐……母亲微笑着看着我吃早餐,不时温柔地提醒我‘慢点吃’……”此例不仅巧妙运用连续动作描写,还融入神态描写与语言描写,较好地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付出与关爱。
自主练笔,个性指导。学生明确写作方向后,满怀热情地投入自主练笔中,运用所学的多样化描写方法精心刻画一个体现亲情的场景或细节。教师针对学生在练笔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化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例如,一名学生描写妈妈在医院照顾生病的自己的场景,初稿只写了“妈妈在医院陪着我,她很关心我”。这样描写过于简略,缺乏细节和真挚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在医院里,你看到妈妈的表情是怎样的?她做了些什么?你们说了什么贴心话?周围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学生思考片刻后补充写道:“医院的病房里弥漫着淡淡的药水味,灯光有些昏暗。妈妈坐在病床边,眼睛紧紧地盯着我,眼神里满是担忧与心疼。她一会儿轻摸我的额头,试试体温有没有降下来;一会儿起身倒水,小心翼翼地把杯子端到我嘴边,轻声说:‘宝贝,喝点水,感觉好点吗?’”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修改,并建议他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作者单位: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
文字编辑 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