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斑喙凤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比我们日常见到的蝴蝶要大得多,体长约30毫米,因月牙形斑纹内侧有相应的金黄色斑纹而得名。野外生存数量非常稀少,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被世界上的蝴蝶专家誉为“梦幻中的蝴蝶”。

2.黄腹角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中国特有的鸟种,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而得名。武夷山是其模式标本产地。因栖息地遭到破坏,它的分布范围不断向中、高山地带退缩,对其种群的生存和遗传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

3.崇安髭蟾:中国特有的珍稀蛙类,生活在高山峡谷和小溪边的狭窄石洞里,平时很少露面,只有在别的蛙类开始冬眠时,才出来到溪边活动。雄性崇安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8至11枚黑色角质刺,被称为“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现有模式标本产于福建武夷山挂墩。

4.短尾鸦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武夷山的模式产地种。莺科,属小型鸟类,体长约九厘米。性活泼,行动敏捷,不停地在林下灌木枝叶间跳跃觅食,常边跳边叫,通过叫声保持个体间的联系。

5.帽蕊草:珍稀物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未见新的采集报道,2015年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林下偶然发现几十株帽蕊草植物,对评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现状有重要意义。

6.武夷凤仙花:武夷山特有种。由浙江农林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的凤仙花科新种,目前只发现分布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区的大王峰、天游峰、水帘洞、莲花峰等。

7.南方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国原产植物。它是第四纪冰期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生长速度缓慢,被称为“长寿树”。上世纪70年代在红豆杉树皮中发现一种有抗癌作用的成分——紫杉醇,于是红豆杉在全国范围内被砍伐收割,植物资源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一度处于濒危状态。

8.台湾独蒜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基部有着卵球形的假鳞茎,像是一头绿色的独头蒜。生于林下或林缘腐殖质丰富的土壤和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