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AI思维,开启家庭教育新模式

作者: 王人平

AI正在重塑亲子关系,你准备好了吗?

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迅猛发展,除了重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外,也正在重塑亲子关系。记得我小时候,父母因为知识和经验的优势而拥有绝对的权威。但今天,AI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孩子几乎可以和父母同步获取信息。在很多领域,孩子甚至比父母懂得还多。这就要求父母必须发展AI思维,应对时代挑战。

当父母拥有了AI思维

AI思维是一种融合数据洞察、创新应用、持续优化等理念,借助AI相关知识和技术来理解和解决问题,更智能和高效地处理事务、作出决策的思考方式。

AI思维能够帮助父母对教育的本质有更深刻的洞察和坚守。家庭教育的目的首先指向“学以成人”,即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精神独立,然后方是成才、成功。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很多家长把“育分”看得比“育人”更重要。结果,还没走进大学,孩子就已经未老先衰,甚至生无可恋。

随着AI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随时需要学习、随时可以学习的时代,以知识的记忆、存储和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正在失去意义,教育的变革方向已经转向重新发现“人”的价值。好奇心、直觉、审美、玩耍、游戏、提问、创造力、意义感等品质和能力越发重要,它们是让人成为人、有别于智能机器的关键所在。

父母要回归教育“学以成人”的本质,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要尽可能激发出每个孩子的独特天赋、热情和生命力,把孩子培养成既有别于智能机器,又能与智能机器深度合作的“人”。AI越是发展,人性越需要自由绽放,教育越需要回归到“育人”。

AI思维能够助力父母自我学习和成长,收获解决育儿问题的新视角和新方法。以往被父母问到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各种问题时,我会尽己所能耐心解答。但现在,我会建议父母去问AI。我测试过,AI给出的答案和建议比我给的更系统、更全面、更专业。不仅能针对父母的问题给出具体建议,还能引申到背后涉及的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

在我看来,相较于看育儿书、听育儿讲座、咨询专家,咨询AI更便捷、更科学,成本也更低,还能够帮助父母更好地学习养育知识和技能。当然,知道与做到之间还有很长距离,但比什么都不懂好得多。懂是爱的基础和前提,因为了解和懂得,父母就会多一些选择和从容,少一些担忧和焦虑。

AI思维的一个特征是持续优化、不断迭代。这也提醒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就像AI模型的迭代升级,要敏锐捕捉孩子的变化,契合孩子的心智水平和成长轨迹,灵活调整教育方式。例如,在孩子年幼时,陪伴是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对构建孩子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意义重大。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如果父母还是天天围着孩子转,孩子感受到的可能将不再是爱,而是压力和困扰。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榜样,是有自己生活、活出自身生命意义的父母。

当功课辅导被AI替代

在孩子上学后,影响亲子关系最大的因素往往就是辅导功课。正所谓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借助AI,这个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利用AI,父母可以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及薄弱环节,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具体到辅导功课,AI最初级的应用是检查作业或试卷的对错。针对错误,它会一步步引导孩子理解题目,找到思路。通过对错误的分析,它能够精准定位孩子的薄弱环节,生成针对性的练习题。此外,它还会根据孩子的答题情况,实时调整练习难度,帮助孩子巩固知识。

AI能做的远不止于此,而是能够介入整个学习过程。比如,孩子需要记忆20个英语单词,可以直接输入至DeepSeek,要求其以这些单词为基础,结合孩子的现有水平和兴趣爱好生成几篇英语文章。通过阅读文章,孩子可以在实际语境中理解和记忆单词,同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结束后,还可以要求DeepSeek生成阅读理解题、完形填空题等,通过做题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更进一步的话,生成式AI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融合,可以为孩子打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在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借助VR设备,孩子可以在生成式AI构建的虚拟场景里,如古代战场、历史遗迹、名山大川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感知各种地形地貌、地理现象。在物理、化学知识的学习中,生成式AI与VR深度融合,能够精准还原各类实验场景,让孩子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实验室做实验,使原本晦涩难懂、抽象至极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

在持续的实践探索与验证过程中,我发现AI在辅导孩子功课方面,表现要优于大多数父母。AI会以即时的提问开启引导,一步步启发孩子思考,适时给予确认反馈,始终用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它不会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循序渐进地启发孩子解题思路,传授方法技巧。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AI始终保持耐心,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父母在辅导孩子功课时,自身缺乏相应的能力与有效的方法,却将责任归咎于孩子。面对孩子的提问,有些父母会表现出厌烦情绪,动辄讥笑孩子愚笨,甚至在孩子犯错时施以责罚。

如果功课辅导和成绩提升的部分都能由AI来完成,那么,家庭教育就可以回归托底的定位,父母也可以回归本来的角色,立足于“育人”,而不是做学校老师的助教,总想着如何“育分”。这种转变不仅对父母是一种解放,对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都非常有益。

发展AI思维,并非苛求父母成为AI技术专家,而是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秉持更开放的视野、更科学的方法、更积极的态度,主动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积极接纳AI这一新兴力量,掌握基本的AI工具,挖掘其在家庭教育领域的多元应用。父母提升自身的养育能力和智慧,其实也是在向孩子传递拥抱变化、自我迭代、终身学习的坚定信念,可以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最终将其培养成为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人”。

王人平

著名儿童教育学者,长期致力于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和父母自我成长的研究和实践。“人平陪你走世界”成长营创始人,新浪教育评选的“中国榜样家长”,新浪微博知名“教育博主”,曾为多家育儿杂志的专栏作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