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双线联动,实现家校共赢

作者: 巫春燕 叶湛霞 高晖

关键词 家校社协同育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双线融合作者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德育副主任,高级教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

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中小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等,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政策指引。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新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家校共育成为助力学校腾飞的主要引擎。作为一所新办学校,学校创校不久便开启了“线下做实、线上做足、双线联动、家校共赢”的家长学校新模式探索。该模式通过创新教育资源、强化技术赋能、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家校沟通,显著提升了协同育人效能。

一、线下做实打基础

(一)精准对接家长需求

四年来,学校开设了33场线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每个学期开设8场,吸引了4,000余名家长到校参加了培训课程,进行了20个家教主题的指导。开课前,学校会针对家长需求展开调研,依据调研结果确定授课内容,增强课程的针对性。根据调查显示,亲子沟通、情绪调节、孩子学习动力、家庭教育认知、解决孩子行为问题、孩子习惯培养等课程深受家长喜爱。每月安排一次线下课,课程信息提前发布,家长自主报名参与,课程设置答疑互动环节,课程结束后家长进行评价反馈,形成了“调研一授课一互动一评价”的完整教学闭环。评价结果显示课程好评率在 90 % 以上。通过这样的精心安排,做实线下,连续三年,学校都被评为深圳市龙岗区优秀家长学校。

(二)反思分析问题

在线下课程实施效果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部分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意识,从不报名参加课程学习;若要求家长们都参加线下课程,会有家长投诉;部分家长虽有学习意愿,但因工作繁忙,无法抽身到校听讲座;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学校仅对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开设了常规的家长课程,但其他年级的家长同样有需求,线下家长学校无法满足九个年级的培训需求;尽管课程由龙岗区教师指导中心统一开发,但授课讲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也存在差异;家长的认知水平和个案需求各异;缺乏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家长持续学习的热情等等。

二、线上做足促深化

(一)突破局限,灵活学习

面对线下课程存在的部分家长参与度不高、受时间空间限制等问题,学校于2023年11月引入人民德育家长学校线上课程。该课程借助网络技术,打破了时间、空间和人数的限制,全校91个班级的家长均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学习。线上课程内容由名师、名校长以及教育专家参与指导,授课形式多样,包括教师、家长和专家三方对话、网络直播、课程回看等。线上课程每月提供六次直播课,一年共72个课程,内容涵盖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不同年龄段的主题。这些课程不仅贴近家长的实际需求,还具有前瞻性和时效性,如在孩子考试前开设“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复习”课程,在寒暑假前提供“如何让孩子过好寒假生活”等课程。

(二)建立机制,激发学习

为推动线上课程做足,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学校公众号等渠道向家长介绍线上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及评价机制激发家长学习动力。家长们自愿参与线上学习,并分享学习感悟到钉钉班级圈,即可获得积分。积分达标者,学校给家长颁发“好学家长”奖状。奖状由孩子带回家给家长颁奖,表扬家长积极好学,让家长为孩子树立好学榜样。自开设线上家长学校以来,后台统计显示我校家长线上学习总时长达到10,223小时。同时,我们为4,624名家长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实现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大规模普及与提升。

(三)家长反馈积极

线上课程不仅突破了时空限制,还建立了激励机制,同时也收到了家长的积极反馈。家长们表示,课程结束后,他们能缓解焦虑情绪,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普遍存在的;一次课程的学习能让他们保持心态平和一到两周,从而能与孩子平和沟通。他们认为,每月两次的课程频率恰到好处,有助于家长们保持良好的育儿心态。当育儿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家长可回放视频课程寻求解决方案。课程观看便捷,家长可以在上下班途中或做家务时一并完成学习。同时,家长们也指出线上课程的局限性,譬如线上缺少真实互动和答疑环节,希望能有线下个案交流的机会。

三、双线联动强互补

(一)挖掘家长资源,促进经验交流

为回应线上课程家长提出的增加线下个案交流机会,学校顺势成立了“家长同学会”,定期开展家长线下沙龙活动。线下沙龙由家庭教育指导师首先进行微讲座,分享前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家长代表会分享本月线上课程的学习内容,并结合自身实际育儿经验展开讨论。同时,家长们可以面对面交流育儿经验,家长们相互启发,共同探索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起初,沙龙活动以同年级家长交流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跨年级交流,将参加同学会的初中和小学家长混合分组,让高年段的家长为低年段家长答疑解惑传授经验,增强家长们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如此往复,家长之间形成了“传帮带”的效应,有效解决了不同阶段家长面临的教育难题。

(二)培养校内师资,打造专业队伍

针对学校新教师居多,部分教师缺乏家庭教育经验的情况,学校积极鼓励班主任与家长一同学习线上家长课程,增进对家长心态的理解,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同时,选拔优秀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学习与培训,使他们成为持证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在此基础上,我校今年将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校长领衔,德育处、教研处和总务处共同参与。我们将从学校中选拔一批热心于家庭教育的教师和家长进行培养,使其成为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他们将在学校社团课上为孩子们提供心理团辅课程;同时,这些家庭教育指导师将加入到“家长同学会”的组织中,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家长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帮助更多家长解决育儿中的困惑,提升家教实操水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de20250718.pd原版全文

(三)借助社会资源,提升课程质量

我校开展的“双线”家长学校,充分利用了校外的专业资源。线下课程由龙岗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提供,包括课程内容和师资力量;线上课程则由人民德育提供课程资源和观看平台。这些社会资源的使用不仅让家长们学习到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也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培训机会,促进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提升。

四、家校共赢显成效

(一)家长教育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举办“双线”家长学校,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发生了积极变化。问卷调查显示,有7 6 . 5 5 % 的家长主动参加了家庭教育课程的学习。

在参与学习的家长当中, 9 6 . 8 8 % 的家长表示自己的育儿心态和方法有所改善,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长问题,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例如,在面对孩子的学习压力时,家长们不再仅仅关注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心理健康,学会运用鼓励、引导等方式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

(二)亲子关系明显改善

学校通过调查显示, 9 1 . 4 5 % 的家长认为亲子关系有了显著改善。家长们通过学习,更加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减少了亲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家庭中,亲子沟通更加顺畅,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也更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家庭氛围更加和谐融洽。

(三)家校合作更加紧密

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家长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与学校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家校关系和谐融洽,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中,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都能看到家长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积极协助学校组织活动,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学生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学生成绩变化与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存在密切联系,但从班主任的角度了解到,学生在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学生们学习更加主动,行为习惯更加规范,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例如,在学校组织的文明班级评选活动中,各班级的纪律、卫生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学生们的文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de20250718.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