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学习圈理论下创新园本研修模型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 毕丽容 李绿谊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因素,以科学有效的园本研修来支架教师发展,使教师产生研修动力、活力,自发、自主和自觉追求专业成长,是园所提升保教质量的必修课。反观现状,园本研修普遍存在形式化、碎片化、低效化等问题。因此,本研究以经验学习圈理论为指引,在实践探索中循证完善,提炼了园本研修模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为深度研修提供“脚手架”。

一、园本研修模型的具体设计

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在多年的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理念重构、实践应用、循证完善构建了创新型“三步·六阶”园本研修模型。

(一)模型内涵

“三步”包括“需求调研一主题确定一方案制定”三个步骤。“六阶”包括“个体实践一个性反思一乐享智慧一理论介入—再度实践一成果表达"六个阶段。“三步”重在完成研修方案的适切制定,“三步”扎实,是研修科学、教师递进成长的重要前提。“六阶”重在确保研修过程的循序实施,“六阶”有序,是研修深度、教师进阶成长的过程保障。

(二)模型价值

该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园本研修实践中操作碎片化、简单化和浅层性等问题,一是突出强调了研修方案要解决教师保教实践中的针对性问题,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从幼儿发展问题和需求出发,对教师保教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调研,聚焦解决幼儿生长和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精准制定研修目标和研究任务;二是突出强调了研修方案实施中过程执行有序的重要性问题,以主题追研的深度研修,递进深入、进阶成长,即要求做到聚焦实践问题,步步明方向,阶阶深反思,细学深研,共育成长。

二、园本研修模型的实施策略

在实施“三步·六阶”园本研修模型的过程中,我们整理了本园的典型案例,并在集团内和片区内不同类型幼儿园推广应用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实施策略。

(一)基于现场与情境体验,唤醒教师经验生长点

一日生活的真实现场,是幼儿教师经验生长、专业发展的根基所在。而这个“现场”包括了生活活动、体育活动、自主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因此,园本研修要基于教师的一日保教实践,聚焦他们的真实困惑,为他们创设丰富的“做”的活动体验。主要包括两种策略,一是捕捉生活场景和片段,二是设计体验活动和情境。在根植实践、融通实践的体验过程中唤醒、激活教师的原始经验和现有认知,为解决难题、链接理论提供现实证据。

(二)重视反思与总结交互,延伸教师智慧关联线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与总结交互,可以延伸教师的智慧关联线。因此,园本研修要注重“个性反思”和“乐享智慧”的有机融合,即通过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来进行反思总结,在主题研讨、现场教研、案例分析等共享智慧活动的沉浸式、交互式体验中,凝练有效信息和成功经验,丰富教师知识经验,提升教师自我认知,促进教师团队协作。遵循由内而外、由个体到群体的规律,不断延伸教师智慧关联线,即激发个体“内生"动力、搭建同伴“互生”平台、成就团队“共生"局面。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拓宽教师应用逻辑面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助推研修成效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引擎,能让教师在立足实践、应用理论、反哺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良性闭环,拓宽教师实践应用的逻辑面。即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理论分析问题,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因此,在研修实施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顺沿行动研究的路径,帮助教师反思实践、内化理论以达到学以致用,掌握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思路与方法,理顺问题解决的逻辑,增强保教实践和成果应用能力等。

三、结语

科学的研修设计是研修有效实施的保障。以理论指导为灯,实践深化为径的“三步·六阶”园本研修模型是针对研修形式化、碎片化和低效化现状的创新设计,为园本研修的顶层设计和深度实施提供了抓手和依据。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课题“循序共生:‘三步·六阶”园本研修的创新与实践"(编号:2024111322)2023年度广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循序共生:‘三步·六阶园本研修的创新与实践"(编号2023128429)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王思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08.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