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推进集团教育品质均衡发展
作者: 易常慧教研平台,教师可进行一站式的研修活动,实现集团内数字化的教研互通。三是组建网络名师工作室,依托集团的“蔡柱权省名校长工作室”"黄晶名师工作室”“周更生名师工作室"“卢建谊名师工作室”等资源,组建集团32个网络名师工作室和教研协作组,为集团教师提供传帮带指导,解决三校教师资源薄弱问题,整体提升集团办学水平。
为深入探索“九年一贯、一体共赢”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东莞市东城明德教育集团将智慧教育作为集团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以教育数字化改革促教育品质发展,多措并举盘活优质教育资源,建成上下贯通、运转协调、科学合理的衔接教育体系,打破教育资源流动的空间壁垒,致力优质教育资源在校际之间共通共享,激发教育活力,促进教育品质提升,助推三校多元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明德教育品牌。
一、制度保障,提供政策支撑
近年来,各级主管部门始终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地位,将智慧教育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出台了《推进智慧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智慧校园建设指南》等文件。基于此,集团统筹规划,科学制定集团智慧教育发展规划与推进方案,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推动集团教育数字化转型,先后制定了《东莞市东城明德教育集团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东莞市东城明德教育集团智慧课堂实施方案》,为集团数字化教育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以制度保障集团数字化教育的落地。
二、硬件升级,深化数字化教育建设
聚焦集团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硬件配置不均衡、基础设施不均衡等问题,对集团三校硬件设施进行增补升级,确保集团各校硬件环境的进一步均衡。如东城中学全面升级学校中心机房,为每个教师配备网络云计算机,做好教育教学数据云存储,保障集团内各校教师能够高速访问数字资源和教学应用;打造智慧教室,升级教室云班牌;保障学校校园网络畅通,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保障学校网络带宽;全面补齐集团三校教室和功能场馆“希沃一体机”,实现班级多媒体设备 100% 覆盖和教师人均1台计算机;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建设网络教室、录播室、校园广播站等,提升集团学校智慧教学装备水平。
三、资源共享,盘活教育资源
1.加强数字资源应用。集团三校依托学校服务器,建立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搭建网上学科资源云专区,为集团教师提供同步教学资源,包含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理化生演示实验、微课资源超10000条,教师日常可在资源中心根据教学需要快速浏览、下载和分享资源,同时配备专业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以学科资源云专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保障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信息共享和资源利用。此外,集团通过引入第三方优质教学资源和贯通联动国家、省市智慧教育平台教学资源,进一步解决集团教师数字资源难查找、难应用等问题。
2.促进数字化教研互通。一是统筹推进集团课程建设,集团三校建立小学与初中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课程改革机制,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深入整合集团教育资源,建立特色化校本课程体系,实行特色课程共享、学校互补、共同参与。二是开展智能化教师研修活动,依托学校、年级、科组,结合教师日常需求,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
四、数字研训,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集团统筹规划,盘点学校教师使用智慧教育工具和实际使用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集团层面的定制化应用培训,深入指导三校教师开展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方面的应用探索,现已开展校级信息化应用培训6场,覆盖区域教师600余人,大幅提升集团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五、云端管理,实现教育智能化
集团立足于数字化教育的思想性导向,针对小初学段学生特点,尝试探索中小学班级管理智能化,让每个班级都成为“智慧教室”,提升新时代数字化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借助希沃一体机和云班牌,教师可以获取资源、演示实验、设计游戏,学生也可以参与抢答、质疑、讨论等。同时,教师能够及时分析学生的个体学情,实现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让课堂反馈更精准,打造出轻量级、常态化的“智慧教学”,构建起“双减”模式下的高效课堂。年级、班级等管理团队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云”巡堂,及时关注师生上课动态,提升师生上课的精气神。学校借助大数据平台建立起教学质量分析系统,形成各个维度的质量报告,实现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的目标。
责任编辑 王思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13.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