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社联动促小学廉洁文化分层建设
作者: 管冬敏一、缘起
(一)构建少先队员15分钟社区活动圈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名义下发的专门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文件。文中提到:“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构建资源有效整合、队伍有效动员、阵地有效利用、队员广泛参与的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
2.充分发挥少先队实践育人作用。以少先队员集中居住地为圆心,统筹发挥社区各类阵地作用,整合社区周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协同开放机制,为少先队员就近就便开展活动提供服务保障,构建少先队员15分钟社区活动圈。
环顾四周,学校15分钟的社区活动圈里,有宋元明清,羊城古八景之一—“石门返照”。坐落此处的还有“石门贪泉”。关于贪泉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史记》。
(二)扎实上好校内校外少先队活动课程
《纲要(2021年版)》提出:少先队活动课应“坚持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线上线下相结合”。整合社区“贪泉”资源,积极拓展教育途径,建立联建共育的长效机制,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少先队活动课程是笔者思考的重点。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廉洁”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做个诚实守信、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孩子,为他们奠定终身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对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三)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激发学生兴趣
布普纳说:“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对于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从个体心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人们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其行为的原因和动力,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需要”是组成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所以,由浅入深地渗透廉洁文化,最终激发他们的高级需要—将“做一个清廉的人”成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二、实施
(一)最基层—丰富校园物质环境文化,营造“廉洁校园”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设施的大环境下,班主任也要精心布置教室,经营包装班级的小环境。
结合学校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将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劳动教育、少先队自主教育、服务意识落到实处,以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丰富孩子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我校中队以中草药命名。而中队角展示该中草药的简介,无时无刻不彰显中医药文化的教育意义。托物言志,润物细无声,渗透廉洁文化教育。
充分利用教室的每面墙、每个角落都有文化或教育内容,让班里的孩子举手投足间就能被感染。如后方的黑板墙报,它主题鲜明,内容针对性强,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它更新速度快,最少每个月换一次,达到思想渗透的目的。
(二)巩固层—活动育人
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师可以创设生活的情境,在活动过程中塑造孩子开朗、自信、乐观的性格,提升个人核心素养。每一次活动,播下一粒粒“廉洁”启蒙种子,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使廉洁清风劲吹每个校园,使廉洁教育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1.中队服务岗
通过中队活动,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学习种植技能,传承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劳动体验美好的生活,也可以通过观赏来提升品德修养和艺术涵养。除此以外,语文课堂也会给孩子们讲植物的寓意,鼓励孩子们做一个高洁、正直的人。
2.多形式的大队活动
以“我是廉洁诗人”为目标,朗诵童谣、背诵古诗,加强规则教育;以“我是廉洁少年”为目标,画手抄报、讲廉洁故事、演绎廉洁剧本,进行榜样教育;以“我是廉洁公民”为目标,写征文、演讲、唱红歌、举行辩论赛,开展理想和志向教育,提高孩子的内在素养。
(三)核心层 —思政教育
许桂林、程红艳《儿童政治启蒙教育》提到:“儿童政治启蒙具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政治发展双重价值。儿童政治启蒙教育应当树立微观政治理念,促进儿童政治参与;开展阶梯式政治启蒙教育,实现儿童主体价值;加强全社会协作,发挥教育合力,从而提高儿童政治启蒙教育科学性和有效性。”
1.重视队课,渗透廉洁教育
辅导员的主责主业是思想引领、政治启蒙,队课要讲出“队味”。队课是辅导员对队员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必须有计划地选择主题,用不拘一格的互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关注世界、观照自我,进而发挥自己的才能,达到最佳的德育效果。
2.成立红领币宣讲队
透过一个个小故事让学生懂得“廉洁”并非只是大人的事情,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宝贵精神财富的一个缩影。“廉洁”就在我们身边,就隐身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四)延伸层——校家社合作,构建好家风,形成良好的廉洁氛围
1.注重构建家校合作的平台,搭建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注重“校—家—校”的双向信息传递。2022学年,全校开展“绘故事,画家风"活动。依托家风故事,描写家风里的奋斗、廉洁、革命故事。
2.走出去,走进基地,开展少先队社会化
《意见》提出,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深化社会实践活动思想内涵,突出红色基因传承,培养队员的政治素养和组织意识,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2024年6月30日,少先队员们走进少先队实践基地,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廉洁"游园会。本次活动以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引导队员们沉浸式体验阳光、公正的廉洁文化氛围,在趣味体验中增强廉洁意识。
2025年2月22日开展“爱廉说”红领币讲解员宣讲比赛暨“红领巾奖章”特色章设计评比活动。参赛选手们紧扣“爱廉说”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吴隐之怒饮贪泉的故事及廉洁事迹,从不同视角畅谈了勤政廉政的责任与担当,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不仅生动诠释了清正廉洁的深刻内涵,也许下了自己崇廉尚洁、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三、结论
本课题研究团队整合社区资源、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廉洁文化建设。让“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等廉洁信念扎根在孩子内心深处,成为他行动的指南,为他将来的“清廉”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课题"校、社'双向联动的少先队社会实践课程开发研究——以朝阳社区少先队实践基地为例"(课题编号:202317141)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龙建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15.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