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作者: 何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主题式学习情境为载体,系统整合语言知识传授与文化意识培养,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6Meet my family!Read and write为例,探讨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有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一、分析文本六要素
(一)主题语境
该语篇素材是以John的口吻介绍家人以及自己和各位家庭成员的关系,描述了各位成员的外貌和职业。
(二)语篇类型
本篇Readandwrite是一篇记叙文,全文由明暗两条线贯穿始终,明线是介绍家人,暗线是蕴藏的美好涵义,师生将围绕“Home is ourwarmharbor”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深度探究主题意义,逐步培育学生的阅读素养,使其熟练掌握阅读技巧,从而达成语言学习与意义领悟的协同共进。
(三)语言知识
该语篇内容是综合前面A、B部分所学知识而设置的一篇短文阅读,反复出现本单元的核心句型"Heis my father/... He is tall/strong/...He isacook/..."”,熟悉的句型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整体结构和意义的理解,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语言技能
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训练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在迁移创新阶段,让学生结合实际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五)文化知识
语篇内容向学生展示了John温暖和谐的一家,让学生感受到“家才是最温暖的港湾”的美好意蕴,传递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六)学习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样化的阅读技巧与策略。如通过划出“Who,What"问题的关键信息、完成表格等方式获取和梳理文本内容的阅读技巧;在小组讨论时运用小组交际策略等。
二、基于六要素的教学活动设计
依据课程内容六要素,可分别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方面设计有层次的教学活动。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设计
1.感知与注意。首先,教师引入课堂情境:学校正开展“Themostbeautiful family selection”,John 发了邮件参加比赛:引导学生观察John的参赛邮件及全家福照片,初步感知信息。
2.获取与梳理。教师出示文本和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Whoishe/she?What'shis/herjob?What'she/shelike?鼓励学生在浏览阅读文本中做标记,获取信息,填写表格,进行文本内容梳理。
3.概括与整合。学生细读文本完成表格,提取文本重要信息,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为下一步的应用实践类活动打下基础。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
1.分析与判断。根据完成的表格,学生清晰地了解了John各位家庭成员的职业和外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分析和判断图片(略)是否代表了John对应的家庭成员。引导学生用“Yes,itis."和“No,it isn't.John's ... is a...”作答。在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及时巩固所学句型,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表达。
2.内化与运用。教师引导学生跟读和朗读文本内容,从输入语言到内化语言,结合John全家福图片以及板书表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好朋友John的家庭,可提醒学生用上“HeisJohn's...Heis a...Heis/has..."的句子。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
1.推理与论证。教师向学生提 问:Look at the family photo, can you find any similar points?学生讨论和 分析发现John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 笑容。接着教师提问:Doyouknow whytheysmile?再次引发学生思考和 讨论,为主题情感教育做好了铺垫。
2.批判与评价。教师向学生提 问:How do you think of John's family?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对 John的家庭做出评价,引发学生对主 题意义的探索,最终得出结论:John has a warm family. A warm family is like a roof. It can protect us from wind and rain. A warm family is our harbor. 让阅读活动有了人文底蕴,使得对文 本的阅读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3.想象与创造。在课堂中对该情境继续延伸,教师鼓励学生也参加"The most beautiful family selection",写一封邮件给主办方,介绍自己的家庭并画出全家福。由此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注:本文系广东省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YQJK307)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钱昭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29.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