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历案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汤昌盛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高年级数学概念教学时,应当巧妙结合学历案及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引学生借助过往的知识概念,对新知识、新项目进行互动学习,同时教师也需引领学生完成对知识概念的深层次理解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学历案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学历案作为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方案,其教学模式与项目式教学、任务式教学紧密相关,能有效引导学生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进行深入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学历案引入数学概念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因而,教师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精心设计学习主题及相应的驱动问题,引领学生完成深层次探索。在实践中,既应根据学历案清晰直观的脉络体系来巧妙融合思维导图、程序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按照既定目标完成对概念的逐步分化学习;也应当对教学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进行多次完善与改良,从而引导学生完成对数学概念的探索式学习、思考、总结。
二、学历案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一)概念迁移,以旧促新提出问题
在学历案背景下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概念教学活动,教师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对数学知识点的宏观初步认知,与数学概念的深层次理解,之后再由深层次概念来迁移出对应的数学知识、生活案例,构建起从“具体一抽象一数学一具体”的完整的教学循环,从而完成对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
例如,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围绕相关问题点对具体的几何直观图形进行领悟学习。教师可让学生尝试结合过往在“认识图形”相关知识章节对圆柱体所形成的理解认知,用数学语言将圆柱体的结构特征表示出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逻辑结构关联,如学生可结合过往的知识经验回答到“圆柱体包含上下两个底面,且从侧面不同角度看均是一样的”,紧接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完成对概念的深化学习,如“根据圆柱体侧面结构来迁移出其一般数学表达规律,让学生思考圆柱体的侧面是由怎样的图形所构成的,并且让其尝试对圆柱体的表面积进行计算学习”。
(二)项目探索,实现概念深化学习
1.概念深化。学历案教学模式充分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师结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引导其自主解决问题、探索概念,并深入思考。在提出问题,引入相关知识概念后,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来完成学习探索,并且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比如借助过往的知识储备,学生会脱口而出:“圆柱体的侧边是一个由长方形所构成的图形”,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知识原理与知识内涵,而非死记硬背,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来论证自身的猜想,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概念的深化学习,并且也能够引导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探究能力。
2.实践验证。在学历案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设计实验来验证自身的猜想。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规律和概念时,可以利用“图形面积的知识理论和概念”进行启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尝试将一个圆柱体浸泡在墨水中,之后再将圆柱体拿出来放在一张白纸上,让学生观察此时圆柱体与白纸接触面所具备的图形结构特征,学生发现“接触面是一条直线”;紧接着让学生尝试将圆柱体进行滚动,学生会发现“在滚动完一圈后,在白纸上所留下的图形便是一个长方形”,以此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圆柱体侧面积组成结构的理解和认知。
3.生活联想。此时,教师也可让学生尝试结合类似的案例来总结生活中常见的模型。比如有学生说到“在雨天进入到室内的车辆,其形成的车辙及在路面上所形成的痕迹也是一条长方形,因而,车轮也具备圆柱体的结构”。通过此类简单、形象的实验,结合学历案,可让学生联系过往的知识与经验,对相关知识概念的一般数学规律进行探寻,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数学方法,对相关理论的形成原理产生较为体系化的认知。
(三)知识总结,科学完成项目学习
在上述实验探索中,学生只是实现了对圆柱体侧面图形结构的数学描述及一般性评价,而对相关图形中的具体数值参数还存在相应的认知欠缺。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尝试思考探寻侧面积所具备的数学参数特征以及数字规律,让学生结合之前所开展的实践项目,总结其中的数学知识原理和概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分别将圆柱体在白纸上沿着水平方向滚动半圈、一圈,来观察其结构长度,学生会发现“滚动半圈的长方形边长为滚动一圈的一半”,同时也可让学生从底面来观察圆柱体在水平面上滚动所具备的运动特征,学生会发现圆柱体滚动一圈所走过的路径恰好为底面的边长,而底面是由两个圆所构成的,因此可用底面的周长来比作长方形的边长,而圆柱体的高可比作为长方形的宽;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尝试用代数知识,完成对圆柱体表面积公式的表达,从而引领学生形成一个较为体系化的认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模型与数学概念“量化”感知,使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数字符号来完成对抽象概念的标准化描述。
(四)多元评价,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在学历案教学模式下,数学概念教学应以评价总结作为结尾,即有效点评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和目标达成度,并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缺陷不断进行补充完善,提升其学习品质。
例如,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须重点评估学生在学习期间是否应用数学方法及数学实验来论证自身的猜想,而不仅对相关数学概念进行单方面的背诵、理解;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用实践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对相关知识概念的量化探索;评估学生在学习期间是否形成一个较为循环化、体系化的认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维形成状况以及对数学概念是否产生全新的理解认知进行总结、探索,并以此为依据来为后续的教学整改、教学创新提供相应的指导。教师须结合更多过程性评价方法,结合思维评价的元素,对学生的综合学习状况进行点评。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须结合学历案来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良性的教学循环,突出教学工作所具备的层次性、引领性、启发性,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邱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59.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