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在助力中考孩子高效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李燕娣非暴力沟通作为一种以尊重、理解为基础的沟通方式,近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强调通过倾听、表达感受和需求,以及提出明确的请求,来建立一种相互理解、支持的沟通氛围。本文将深入探讨非暴力沟通在赋能中考孩子高效学习方面的应用。
一、非暴力沟通的基本原则
非暴力沟通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要素:观察:以客观、不评判的方式陈述事实,避免使用责备性的语言。家长在观察孩子的行为时,应保持冷静和客观,准确描述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加入个人的主观判断。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明确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感觉。需要:说出自己的需求或愿望,以及导致那样的感受的原因。请求:清晰而温和地表达请求,让孩子明百期待的具体行动。
二、非暴力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策略
(一)共情地听。在亲子沟通中,家长应学会共情地听,即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立场和需求。通过共情地听,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增进亲子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例如,当孩子因为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沮丧时,家长可以主动坐下来,温柔地说:“孩子,我看到你这次模拟考试成绩有些下滑,心里一定不好受吧?愿意和我聊聊吗?"通过这样的开场白,家长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倾诉的渠道,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二)正向地说。例如,当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有所懈怠时,家长可以这样说:“孩子,我看到你最近学习状态有些下滑,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克服这个困难。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帮助你找回学习的动力。”这样的语言既指出了问题,又给予了孩子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三)聚焦改变式提问。例如,当孩子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时,家长可以问:“孩子,你觉得我们可以尝试哪些方法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呢?是调整学习计划,还是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孩子的思考,促进他们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站在孩子发展的立场行动。在亲子教育中,家长应站在孩子发展的立场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和应对。这意味着家长需要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当孩子出现错误或失败时,家长应给予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和指责。例如,当孩子对某个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时,家长可以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引导。
三、非暴力沟通在助力中考孩子高效学习中的应用
(一)舒缓学业重负。例如,鼓励孩子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和遇到的困难,家长定期查看并给予正面反馈和建议,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当孩子表达焦虑时,家长可以说:“我听起来你似乎很紧张,这种时候我也会感到不安。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比如深呼吸、散步或者聊聊天,你觉得怎么样?”
(二)增进学习效能。家长可以通过肯定孩子的努力、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而非仅仅关注结果,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学习的期望和需求,共同寻找最适合的学习方法。例如,关注并记录孩子在学习上的小进步,用具体事例来肯定孩子的努力。
(三)培养自学能力。非暴力沟通鼓励通过提问和开放式的对话来促进孩子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家长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让孩子在练习、辨别、优化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终身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孩子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四、案例分析
(一)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常常因为拖延症而耽误学习进度。家长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首先共情地倾听了小明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拖延的原因。接着,家长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和需求,告诉小明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拖延症的危害。然后,家长通过聚焦改变式提问引导小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制定了一个有趣且有效的学习计划。最后,家长站在小明发展的立场采取了适当的行动,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二)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小红对学习缺乏兴趣,觉得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家长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首先共情地倾听了小红的想法和感受,理解她对学习的庆倦情绪。接着,家长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告诉小红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家长通过聚焦改变式提问引导小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如何使学习内容更加有趣和吸引人。最后,家长站在小红发展的立场采取了适当的行动,与她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并尝试了新的学习方法。
责任编辑邱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6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