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策略研究

作者: 陈佳宁

一、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重要性

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后,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五育并举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在上述背景视角下发挥学科功能和应用价值,促进五育并举,融合育人。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对各地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小学低年级作为一个孩童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生活,到以综合课程为主的义务教育学段的过渡阶段,作为一个孩童从熟悉环境、人际关系到适应陌生的新社交场地的时期,心理健康教育承载着促进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心育课堂作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能够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存在的普遍性心理问题,以班级授课的形式,通过相关主题的教学,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促进本阶段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令其积极融入班级、学校的大家庭,与同学、老师等友好交往,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了解情绪,懂得情绪调适等。

三、五育融合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联系

在“双减”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学生不仅减轻了课业负担,还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为学生开阔学习思维和视野创设了良好的内外在环境,可见,国家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健康成长环境等八项主要任务,要求做好“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是心育有机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小学心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五育融合,能实现跨学科课程的融合,让教学活动更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助力课堂提质增效。

四、“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策略

(一)以德育为先导,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培养良好品行。在一年级学生刚入学阶段,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教材的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可以结合学校德育,通过小学低年级容易接受的绘本故事、校园生活实录、情景教学等,创设以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安全教育、交往礼仪等幼小衔接的系列课程,让新生认识班级、学校,熟悉校园的一日常规,初步养成行为习惯,以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理、从容的姿态迎接新校园生活。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观察和记录显得尤其重要。就以本校为例,开展了低年级的性教育心理课《身体红绿灯》,通过班主任的观摩交流,再在本班进行本课题的班会课,从而引导学生对身体和交往有进一步的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以智育为核心,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实现能力发展。例如,为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开展与之相关的训练课程《不当“小马虎”》《我的注意力》《观察力训练营》《脑洞大开》,课程设计均结合了北师大版的心理教材和地区教材《番禺幸福课》的内容,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创新。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学生喜欢的绘本故事为背景,通过闯关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通关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同时,对注意力、观察力有一定认识,并能掌握一些训练、提升的方法。

(三)以体育为支点,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促进身心成长。例如,在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我们通常都会用简单、有趣、积极且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带动唱、韵律操进行热身活动,从而导入课题。在《不当“小马虎”》心理课中,热身活动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幼儿歌曲《粗心小画家》为背景,示意学生边唱边跟着老师做动作,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引导学生揭示本课的主题。再如在《“画说”愤怒》的心理课中,通过热身活动《表情操》,除了起到热身作用外,还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情绪并初步了解一些基本情绪,从中提取关键字眼导入课题。团体辅导活动在很多设计上是融合了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项目、拓展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意识、公平竞争的精神,激发学生潜在能力和突破、超越自我。

(四)以美育为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奠基幸福人生。美育和心育的融合可谓是一种令人沉醉的艺术,彼此间默契的达成了共识,学生能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润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美好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美好的心理品质,提升幸福感。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结合美术学科、音乐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正如《“画说”愤怒》这一节心理课,以绘本故事《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为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欣赏绘本内容,感受绘本的美,了解到每个人都有愤怒的时候,结合绘画将情绪外化,通过颜色、形状及特点等将自己的愤怒情绪表达出来,画出“我的愤怒小怪兽”并讨论分享。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种绘画艺术的方式具体、生动,更能被学生接受,从外化的问题,内化为他们的艺术表达,画出对愤怒的认识和处理愤怒的方法,生动的方式能更直观地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

(五)以劳育为抓手,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实践开发创新。“以劳健心”,劳动教育与心育之间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在劳动中能获得成就感,在劳动中能历练内在能力,在劳动中能改善人际关系。结合本校情况,开展劳动种植跨学科项目式探究—《播种一颗“蒜”,收获心力量》。课程以“知、情、意、行”设计为《我们爱劳动》《劳动更光荣》《劳动你我他》《劳动创价值》四个阶段性课程:一、感知领悟,树立劳动意识;二、活动体验,感受劳动乐趣;三、你我协作,培养耐劳品质:四、收获成功,践行劳动价值。在《劳动更光荣》心理课堂里,有个“蒜的好处”活动是结合绘画来总结蒜对于我们有哪些益处,从而引导学生延伸至自己,完成“我的优势自画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对劳动产生积极行动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促进自我成长。

责任编辑邱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6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