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意义与策略探究
作者: 罗伟贤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不仅要做到确保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还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项自式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能够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探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通过运用项自式学习,促进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运用项目式学习培养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品格、关键能力等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核心内容。
(二)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注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的发展。其关键是将学习任务项目化。在新的真实情景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分享学习成果。项目式学习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以项目为重点,更加科学合理地整合了教学内容,并将学科内的知识点织成学习网络,让学生能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并深度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要义。项目式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拥有更多思考并实践的机会与平台,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信息技术学科在项目式学习方面具有独特条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构建项目式学习的内容与开展路径。
二、项目式学习实施的过程
(一)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合理构建学习项目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前,应该紧密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标准与要求,认真规划项目,对单元学习的内容、学情、目标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由此设立项目学习的方案与计划。以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2《系统信息与社会》中的“组建小型无线网络”为例,主要围绕无线网络的接入方式、无线网络的设备功能与选型、无线网络的组建与配置、网络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四个方面展开,目的是为了让高中生能够通过学习组建小型无线网络,深刻认识到无线网络对于当今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价值。本节课程的学生学情分析为,高中学生已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无线网络的基本特点与功能有了了解,且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与信息收集能力。因此,对于高中生而言,本节课程的重难点内容主要在于对无线网络组建的层面上。因此,本节课程的核心素养指向维度在于认识无线网并组建小型无线网络。在认识无线网中,学生应该掌握无线网的介入方式以及无线网设备,在构建小型无线网络时,学生应该能够准确掌握并应用构建的原理。由此,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项目目标如表1所示。
教师需要积极引导项自学习小组,围绕本节课程的主题深入开展交流与讨论,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层面选取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并在探讨交流结束后,让每个小组都能够通过学习报告的形式,提交项目学习的内容并展示小组构建的小型无限网络作品。这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小型无线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深刻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魅力,让学生在参与项目式学习时提升核心素养。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推进学习项目进程
项目式学习侧重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项目式学习,教师应该侧重于紧密围绕项目主题,设置项目目标,构建贴合实际情况的学习项目,并有序的推进项目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来实现学生信息素养与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例如,在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2《系统信息与社会》中的“组建小型无线网络”项目式学习开展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小型无线网络”的主题开展项目学习的活动,并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情境设置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推动项目学习的进程。教师可以饮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小型网络构建的流程,并设置相关的驱动问题,让学生能够围绕“组建小型网络”深入探讨交流。如表2所示。
通过不同子任务的驱动,项目学习小组能够根据子任务井然有序的开展项目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能够获得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并根据“小型无线网络”的项自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对组建“小型无线网络”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塑造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与计算思维,让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获得发展。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优化项目展评
在项目学习的最终阶段,教师要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对于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与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从而有效改善不足之处。例如,在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2《系统信息与社会》中的“组建小型无线网络”项目式学习的展评阶段,教师应该根据项目作品进行展评。如表3所示。
三、结论
整体而言,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项自式学习,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学习的优势作用,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持续构建并完善项目式学习的方案并精准的落地实施,让高中生能够通过项目式信息技术学习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成为创新人才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敏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设计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10):127-129.
[2]崔雪梅.基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J].高考,2024(11):65-67.
[3]封晓琳.以项目式教学聚焦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4(08):10-12.
[4]陈丽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化编程教学实践—以“图像处理:答题卡填涂识别"项目为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4(02):48-51.
责任编辑邱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7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