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分层教学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 吴丽珊一、引言
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新课程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新课改中教师要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善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既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能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项自式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PBL)通过真实或模拟的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素养。然而,学生之间存在学习基础、兴趣偏好、认知能力等明显差异,统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将分层教学(DifferentiatedInstruction)融入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践中,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中融合分层教育的意义
1.项目式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差异
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任务来达到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分层教学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它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最大的发展。项目式教学与分层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提升教学效果。
2.分层教学为项目式教学提供了差异化的教学基础
教师通过分层教学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和需求,从而在项目式教学中为学生分配适合的项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项目中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生不再因为学习内容的难度过高或过低而感到挫败或无聊,而是能够在挑战与兴趣之间找到平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关注和指导,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提供了更多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项目式教学融合分层教学,确保了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参与项目,发挥所长。一方面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的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得学生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另一方面又能更有效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知识掌握程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项目式教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分层教学的效果
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项目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实现自我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分层教学的要求。在项目式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组成异质小组进行项目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大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在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中融合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善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促使教师主动充实自身,加大知识储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另外,教师能够更为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从而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这种及时的反馈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中融合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学生分层策略
根据学生特点,通过前期测试、平常上课情况、课后完成习题情况、问卷调查、日常观察等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及能力,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将所教班级大致分成基础层、发展层和拓展层三个层次:
在项目式教学实践中,将班级划分为几个项目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含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和互补性,可以说是在大班中分出“项目小班”,并为各个“小班"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把因材施教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使整个课堂教学分层但不分散,整个教学面向整体但又突出个体。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是一个恒量,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学生的层次也会逐渐发生一些变化,应及时进行调整,实现动态管理、滚动分层。
(二)分层设计项目教学目标
题中形成对元素及其化合物“价一类一用”的整体认知;任务四、五是发展自标,需要学生小组协同完成,主要由拓展层学生、部分发展层学生完成。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的通用方法,构建解决与之相关的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知识模型,根据所掌握知识作出科学的评价及解决方法,目的是在教学中延伸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提升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93.pd原版全文
(三)分层设计项目任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项目教学实践中,老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目标”和“发展目标”。
例如高考试题常以某一个“情境”为背景,进行多角度和多考点的考察,达到检测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目的。因此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基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拓展课—“拼盘式”化工流程的专题项目式复习课设计为:
在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中,可以通过扩展教材、联系新高考等方式精选“项目”,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基础条件,分层设计不同层次的项目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基础层次项目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发展层次项自强调高阶能力的培养,而拓展层次项目则面向卓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项目任务,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又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高一化学“氯及其化合物"中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这节课中,设置的项目任务是:
其中项目一、二、三是掌握目标,各层次的学生均能完成,其目的是对全体学生的常规学习水平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学生不断的深入研究问题认识物质,并在解决问
1.氯气通入水中是溶解了(物理变化),还是会与水反应(化学变化)呢?若发生了反应,可能存在哪些粒子呢?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氯水中含有H+?3.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氯水中含有漂白性物质?
其中项目1是是针对基础层学生设置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辨识记忆类的知识,通过实验现象,物质分类,重要方程式等,了解原因理解规律,逐步实现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进阶;项目2是是针对发展层学生设置的,要求他们在知道“为什么”的基础上实现“如何用、如何做”,同时鼓励他们参与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项目3是是针对拓展层学生设置的,更多是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在对项目学习任务进行拆解、降低学习活动的难度后,在小组内部分配具体的任务角色和责任,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需要完成什么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利用小组合作模式,鼓励高层次学生帮助低层次学生,形成互助学习共同体。
(四)设计分层、多元化的项目学习评价
有效的分层评价不仅能保证项目教学的质量,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项目式教学实践中,应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要关注成果的质量、重视过程的表现。对基础层学生强调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发展层学生强调分析能力的提升,对拓展层学生则强调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展现。分层教学使得评价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老师应关注学生在项目中的实际表现和贡献,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进步情况等选择不同侧重点进行个性化评价,比如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的积极程度、作业的完成情况、主动跟老师进行交流、请教的情况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并获取改进的建议,老师再给予具体的指导、公正的评价和反馈,确保每名参与的学生均能受益。还可以共同制定科学的发展式评价体系,评价不局限于教师,也可以学生之间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增强学习自我约束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分层教学于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项目式教学与分层教学虽然各有特点,但它们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项目式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符合新课标下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它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质,达到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它还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课堂氛围的改善,使得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和个性化。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推广分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学生分层的合理性、教师资源与时间分配等仍需进一步探索。
责任编辑 龙建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93.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