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尽显少年之美

作者: 李月祥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由此可见,“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是体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五育”并举理念设计创新的教学活动,增加课堂实践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突破传统教学禁,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让体育教学趣味化,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结合体育和德育,可以设计团队游戏,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结合体育和智育,可以采用数字技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练习效能;结合体育和美育,可以安排学生自编体育舞蹈,提升审美意识;结合体育和劳动教育,可以安排学生自主维护运动场地,创造良好的运动空间。

一、设计游戏,体验团队力量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融入德育元素,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他们在参与体育游戏的同时,逐步端正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道德观念。在团队合作类游戏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团队的力量,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负责任,更好地融入团队活动中。

笔者充分利用大课间,引导学生围绕中考体育项目自主设计游戏,既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又能起到“一人一计划”的教学效果,切实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如在耐力项目的设计中,跑步距离在1.5公里左右,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此时,笔者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思考自己最欠缺的是哪方面的能力。例如,一些学生的问题在于缺乏腿部力量,笔者安排他们组成小组,将蛙跳训练和耐力跑结合在一起,设计成“青蛙找荷叶"游戏。在锻炼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其他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弱的学生,陪伴其训练,共同进步。在游戏激趣和同伴鼓励之下,学生的成绩进步很快, 90% 的女生都在90分以上, 70% 的男生都能考到90分以上。

将游戏活动融入体育课堂,构筑趣味的德育情境,能够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思考该如何提升团队凝聚力。这样的课堂具有寓教于乐的效果,比枯燥、古板的德育说教效果更好,学生可以在活泼有趣的游戏中得到启迪。

二、数字支持,提升练习效能

科学的训练方法有助于学生提升练习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不少学生不了解科学训练法,对自己的身体情况的了解也不够深刻,因此影响了训练成绩。教师要将体育和智育融合在一起,运用数字技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训练的理论,并围绕自身情况设计有效的训练计划。

不少学生都反映,跳远训练比较枯燥乏味,而且成绩提升比较慢,提升幅度也不够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在课件中用慢动作拆解跳远的全过程,并清晰呈现有哪些肌肉、骨骼参与到了运动中。笔者利用这些多媒体课件构筑翻转课堂,安排学生探究如何能提升跳远训练的效果。例如,跳远需要运用腿部肌肉,那么,学生便可以设计高抬腿、负重跑等提升腿部肌肉力量的训练项目。此外,笔者还指导学生运用Excel等软件,整合自已的训练数据,并运用数据生成柱状图、折线图等,了解自己在专项训练后是否提升了跳远成绩,提升幅度如何,并进一步调整训练计划。在科学的引导下,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会提升15厘米左右,收效甚好。

在自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不能盲目训练,而要运用智慧,为自己量身定制训练方案。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智能,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探索如何提升身体素质。

三、融合舞蹈,启迪审美意识

不少运动项目都体现了力与美的融合,如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冰上芭蕾等运动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教师可以将体育和美育结合在一起,将体育舞蹈融入慢跑等项目中,让原本枯燥乏味的项目展现出新的活力,启迪学生的审美意识。

800米、1000米长跑是中考体育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耐力,能坚持不懈地训练。但是不少学生觉得长跑训练枯燥乏味,参与兴趣不高。针对此问题,笔者设计了“舞蹈马拉松”活动。该活动将长跑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当学生完成了200米慢跑后,笔者会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学生要根据音乐调整舞步,迈着特定的舞步完成接下来的200米。以此类推,直到跑完全部长跑路线。一开始的时候,笔者选择一些简单的舞步,如大跳、滑步等。当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些舞步后,可以播放探戈、伦巴等特定舞种的音乐,让学生学习该舞种独有的舞步。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的长跑成绩显著提升。

将舞蹈和慢跑结合在一起后,学生不再认为长跑训练是沉重的负担,反而会乐在其中,欣赏自己和同伴优美的舞姿。学生认识到体育项目具有力与美融合的特点,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四、维护场地,感受劳动价值

不少学生不懂得爱护运动场地,还有不少学生在运动后没有收拾运动器材的习惯。针对此问题,教师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体育中,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维护运动场地,让他们感受劳动的价值。

笔者引导学生养成在运动前后观察并清理场地的好习惯。在运动前,让他们观察场地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适当布置一些安全道具。如在实心球训练中,为了避免在投掷时伤及路人,可以安排学生在场地上布置球网,用以拦挡实心球。在运动后,则让学生整理运动器材、清理垃圾。例如,安排学生在实心球训练后捡拾实心球,放入箩筐中,并运送回仓库;拆除此前布置的球网,折叠并放入规定的区域;安排学生巡视场地,捡拾矿泉水瓶、餐巾纸等垃圾。在完成清理后,笔者让学生观察训练场地并提出问题,引发他们反思。例如:“在这样干净整洁的场地上训练实心球,是否会让大家感到特别振奋呢?不要忘记,这样整洁的场地,是靠同学们自己的双手整理出来的啊。”这样的话语具有感染力,让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

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提升了劳动意识。同时,他们在这样的场地上运动,也会提升自豪感,他们的锻炼热情也会随之增强。

“五育”并举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要将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体育有机融合,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地营造轻松和谐的锻炼氛围,寓教于乐,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罗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9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