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纲小学红色文化传承与德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刘习洪显纲小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学校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强大动力。在新时代,如何传承红色文化,让其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红色文化与德育的深度融合,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1.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学校应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查阅历史档案、走访革命先辈后代、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整理学校的红色历史资料和故事。同时,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红色文化展览馆或陈列室,展示学校的红色历史和革命先辈的事迹。将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学校的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使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具体。
2.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生动的红色文化场景。例如,通过制作红色文化主题的多媒体课件、微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战争的激烈和革命先辈的英勇。开展多样化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如红色文化主题演讲比赛、红色故事讲述会、红色歌曲传唱、红色主题研学旅行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
3.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融合
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取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讲解和赏析,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文学风采和精神世界;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创作红色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爱国情感。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节、科技节等,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水平
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教研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二、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
1.构建红色文化育人课程体系
在国家课程中,深入挖掘各学科与红色文化的结合点,进行有机渗透;在地方课程中,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课程;校本课程方面,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红色文化教材,如《显纲小学红色故事集》《百年显纲红色文化史》等,开设红色文化专题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红色文化知识。
2.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红色文化。例如,开展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等地,为群众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
3.营造红色文化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环境。在校园内设置红色文化景观,如红色文化雕塑、文化长廊、宣传栏等,展示革命先辈的事迹和红色文化名言警句;在教室、办公室等场所张贴红色文化海报和标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刊等媒体,宣传红色文化,传播红色精神。
4.建立红色文化育人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红色文化育人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红色文化学习和实践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对红色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包括学生在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的变化等。评价方式应多样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三、结论
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加强教育教学融合以及构建育人实践路径等一系列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传承红色文化,推动学校发展,实现育人目标。
责任编辑 韦英哲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jya20250413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