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体育与健康教学和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作者: 吕亚震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充分发挥育人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以体育教育为主,渗透德育教育”,把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目标,并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的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类课程必须和思政课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立德树人效能。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南,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一、基于核心素养,把握课程思政价值

核心素养导向下,要想把体育与健康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就要明确思政教育对学生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价值,从立德树人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注重以人为本、以德育德、以体育人、以德施教,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1.以人为本,育人养德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旨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出内外兼修、“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想让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就要以人为本,坚持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观念;就要将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放在首位,以多元化的体育训练形式,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这样能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以更好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时代新人。

2.以体育德,德体兼备

德体兼备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健身育人为路径,旨在通过体育运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身体素质,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培养德体兼备的学生是新时代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要求。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既可以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又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体识德,提高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要求,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学校经常会举行各种体育运动比赛,在体育运动比赛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把自己体育训练的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逐渐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为培养出知行合一、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

二、挖掘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教学方向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体育运动。小学阶段的体育运动,一般以球类运动、田径运动以及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为主。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要注重对各类体育运动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挖掘,以更好地融人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意志信念、体育品德。

1.球类运动中的思政元素

球类运动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方面的运动。球类运动多数需要与他人合作,通过团队比赛等形式,考查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球类运动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团结合作意识、公平竞争意识、规则意识以及坚持不懈精神等。这里的公平竞争意识、规则意识,主要是要求作为裁判的一方能够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观念。另外,在球类比赛中经常会出现双方队伍你追我赶的现象,这就需要队员具备奋勇拼搏和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要明确球类运动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并能够结合学生球类运动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样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和体育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田径运动中的思政元素

田径运动对速度与力量非常重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竞争意识及进取心。如在田径比赛中,学生需要把速度与力量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名次,这种训练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与勇于挑战的精神。另外,在田径训练中,学生还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如身体疲劳与心理压力等。通过田径比赛,可以让学生形成面对困难与落后不灰心、奋起直追的心理,从而敢于面对各种结果,增强抗挫折能力。可见,体育与健康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时保持冷静、坚定信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作为教师,只有深人挖掘田径运动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才能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体育品德和文明素养。

3.传统体育活动中的思政元素

传统的体育活动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如武术、太极等都属于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对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本质,以及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具有推动作用。其中,道德修养与礼仪规范等方面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尊师重教、尊重对手的态度。同时,通过传统的体育活动,还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另外,在武术、太极等传统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从民族精神、道德修养、礼仪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丰富学习形式,适时融入思政元素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融人思政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避免对学生进行枯燥的知识灌输,让学生乐于锻炼,在体育锻炼中获得身心的同步发展。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1.借助专题教学,融入思政元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igl20250420.pd原版全文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育人的自标。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深人挖掘教材内容,通过专题的形式适时开展思政教育。如“体育专业与体育强国的关系”“体育与健康中国的关系”等专题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运动与强国、体育与健康中国的关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体育运动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育精神,落实思政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大型体育活动的精彩瞬间、著名运动员的训练故事等,让学生感受团结、友谊、正义、互助等体育精神,明白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手段,还是促进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融合的有效方式。如在100米跑中,教师可以把我国运动员刘翔、苏炳添在训练中如何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在奥运会上为祖国增光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苏炳添在《开讲啦》等节目中讲述自己是如何训练的视频,了解他刷新亚洲记录背后艰辛的训练历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竞争意识等感受深刻,增强意志品质,从而能够更加刻苦地进行体育训练。不同的体育运动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不同,因而教师采取专题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也应有所差异,要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今后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及意志品质奠定基础。

2.利用教学情境,融入思政元素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思政教育巧妙融人其中,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进人体育训练状态,获得显著的训练效果。如在“障碍赛”训练中,教师让学生在障碍上粘贴图画,并配上文字,可以是红军长征中翻雪山、过草地等内容,也可以是与“两弹一星”“抗美援朝"等重大主题有关的内容。看到这些文字,学生仿佛穿越历史长河,激发了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的心理,产生敢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和体育精神。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利用情境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形式还有许多,如通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创设情境等,可以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有效培养。作为教师,要能够依据体育训练内容的特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对训练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对运动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3.开展竞技比赛,融入思政元素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设置竞技比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篮球比赛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比赛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出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竞技观念,再把比赛时的一些规则、篮球文化及其中蕴含的体育精神介绍给学生。作为教师,在担任裁判员时一定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可偏袒参加比赛的任何一方。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战术,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尊重比赛规则、尊重对手,避免恶意犯规或者一些冲突现象的发生。比赛结束后,教师还要从思政教育的视角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确评价,确保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另外,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使学生明白比赛的胜利与每一位队员密切相关,只有队员之间配合默契,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这样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体育训练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沟通、协作、分享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责任感和荣誉感。

综上所述,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要对课程思政的意义有深人认识,并能够对不同的体育运动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明确其教学指向,依据具体的体育训练内容,采取恰当的方式与方法开展思政教育,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提升道德品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孙剑阳,谢燕飞.小学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以小学水平一阶段足球大单元教学为例[J]体育教学,2024,44(7):30-33.

[2]卞绍峰.课程思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4(28):88-90.

[3] 董斌.协同视野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J].体育视野,2024(20):92-94.

[4] 郑梅芳.课程思政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4(29):28-31.

(责编杜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igl2025042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