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作者: 赵红专 李润润 王涛 周旦 徐奇 章一才 潘佳雯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2-0105-04

Abstract:Thispaperexplores theconstructionofschol-enterprisecooperationcourses for 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majors underthehybridonlineandoflineteaching modes.Firstly,itanalyzestheproblemsexistinginconstructing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coursesoftransportationengineringundertheonline-oflinehybridteachingmode.Onthisbasis,itinnovatively designstheconstructionofschool-enterprisecoperationcoursesoftransportationengineringundertheonline-oflinehybrd teachingmodefromtheaspectsofadoptingthecompositeteachingmode,buildingtheschol-enterprisecooperationplatformof transportationengnering,constructingthdiversifedevaluationsystem,andexploringthetheoreticalsystemofolinefine hybridteaching.Inthiswayitpromotesthedevelopmentofolineandoflinehbrideachingmodes,sholenterpriselinkage, andschool-enterprisewin-winsituation.Itprovidesareferenceforcultivatingcompoundtalentsinthefieldof transportation.

Keywords:onlineflineblendedteaching;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major;inte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multiple evaluation system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企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要迫切。近年来,校企合作成为发展趋势,许多高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提升人才的时效性与实用性[2-4]。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建设实践育人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教育变革过程中,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也逐渐成为了变革的重要部分。线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一直是高校实现教学的主导方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开始兴起。然而线上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它们有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因此,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才能有效地整合两者之间的优势,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

强国建设,交通先行。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举措,能不断促进交通运输安全、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是建立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核心,是实现智慧交通的基础。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提高导师队伍整体水平,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交通行业所需人才7。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不完整,课程设计缺少线上线下有机结合

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的知识面涉及多个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交通工程、通信技术等,这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巨大挑战。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知识面广、跨专业性强,需要教师具备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数学基础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课程为例,除上述问题外,随着智能交通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因此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保证教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在线教学需要针对交通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课程进行合适的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这包括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开发在线教学资源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将校企合作的实践环节融入到在线教学中,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实际的实践经验。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影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没有得到有效建立,无法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主体性等方面全面、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二) 校企合作双方资源不对等,难以有效进行资源互补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整合在线教学资源和传统教学资源,包括线上网络资源、实验室设施、实习实训基地等。这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整合,但是高校和企业在建设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中,存在双方资源不对等,难以有效进行资源互补的问题。高校与企业之间资源不均衡,企业拥有更加丰富的资金和技术资源,而高校则主要以人才为主要资源。这种资源不对等会影响到校企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影响到校企合作课程的实施和成效。

此外,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通常流于形式,企业积极性不高、行动力不强1]。可能会出现企业不愿意配合、不愿意交流合作等现象,这导致高校企业双方难以有效进行资源互补,阻碍了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226.pd原版全文

(三)传统的评价体系单一,评价体系的内容指标不科学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职业发展中,学生需要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传统评价体系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的评价体系单一,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评价体系的内容与指标不科学,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等组成,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指标、素质指标几乎没有涉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及知识迁移成果的展现都不能体现出来[1]。传统的评价体系参与主体是高校任课老师,缺少企业导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弱化了企业的培养职责,缺少校企合作联系。

(四) 交通工程专业课程难以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交通工程专业课程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强、概念繁多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点碎片化、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因此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难以建设并应用[13]。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还存在相关理论支撑不充分,现有交通工程专业课程难以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问题。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有必要探索交通工程专业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资源融合创新,推动我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高质量发展。

(五)针对课程建设中问题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针对上述存在的四个课程问题,对于参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课程学习的学生,开展线上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学生对问题1、2的认可度较高,主要原因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校企合作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生对问题3、4的认可度一般,主要是因为传统评价形式固化,学生难以通过评价结果得知自身的发展情况,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数字化环境下难以全面满足教学要求。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1
表1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课程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探索

(一)采用复合型教学方式,创新课程内容

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跨专业性强、涉及领域知识面广,针对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大、专业素养低等问题,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采用复合型教学方式,如图1所示。复合型教学方式由两方面组成,一是高校教师进行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二是企业导师进行行业前沿知识教学,从而拓宽教学内容,企业导师主要由交通行业的企业管理或技术专家担任。

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校企合作课程为例。高校教师通过梳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包含的主要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入框架图,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使得学生易于学习理论知识。企业导师通过行业前沿知识教学,不仅减轻高校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完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教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企业导师通过实践、技术应用教学,满足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专业课对学生具备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提出的要求,从而拓宽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智慧交通领域紧缺人才和储备优秀的后备资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2
图1复合型教学方式

(二) 共建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实现资源互补

为了高校和企业深入开展有效合作,深度挖掘高校和企业双方优势,共建“校企合作实践实训中心、联合实验室、实习培养"的“三位一体”的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实现资源互补。共建“三位一体”的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平台是校企双方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的重要机制,也是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课题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使得企业的产业背景与科研资源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质创新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大大缩短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期,从而培养企业紧缺人才。

在开发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校企合作课程中,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开发自动驾驶相关课程,紧密对接产业链。校企合作实践实训中心是理论教学内容转化为实践认知的重要载体。校企合作实践实训中心具备自动驾驶传感器测试台架、感知标定台架等丰富设备,为教师开展交通行业前沿内容培训、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提供条件。联合实验室是高校和企业共建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创新实验平台。通过高校和企业团队合作,有助于双方共享资源,推动技术研发水平提升,实现人才培养,如图2所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3
图2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三)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以培养交通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操作与实践能力等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多元评价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课程评价体系,是提高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加强数字化过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开展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226.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