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龙 李金莹 周艳芬 薛华 肖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2-0185-04

Abstract:XiJinping'simportantexposition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ultureisanimportantpartof Xi JinpingThought onCulturalwhichcontainsmultiplevaluessuchasthevalueoflifeservingthesocietytheself-confidencevalueof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cultureandthe healthvalueof lifefist,whichhasimportantguidingvalueforthegrowthandsuccessof medical students.ItisthmissonofcivatigmedicalsudentsintenewratointegrateXiJinpingsimportantexpositionon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cultureinto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ontemporarymedicalstudents.However,intheprocessof integration,terarestillsoedeviatiosiidologicaluderstadinadctioItiscessaytarouttegatedfofro theaspectsofprofessionalalenttrainingtaretsystem,curiculumsystem,essmentandevalationjointtrainingand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it is a reasonable choice to build a normalized integration mechanism

Keywords:animportantdiscussonofthecultur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edicalstudents;the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ltivation mechanism; confidence in Chinese culture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国家健康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对中医药文化做出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建设的重要指南,对当代医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指导作用,应当融人到思政教育教学中去,为医学生所掌握,以不断提升医学生思想素养、增强其中医药文化自信,进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对医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蕴涵着多重价值理念,对医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和方法论指导作用,是医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

(一) 医学生职业生涯之魂一一服务社会的人生价值理念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基本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是否为人民群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中医药文化的系列论述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服务社会和人民的价值立场,充分阐述了医疗卫生健康人才的人生价值所在,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孙思邈在《千金方·论大医精诚第二》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的名言,这就是我国传统医学历来强调的救死扶伤、道济天下的医德,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和“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他指出,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威胁、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时,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赢得了全社会赞誉。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中多次阐述医务工作者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必须一以贯之坚持的基本要求"。这些论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理论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充分体现了其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和服务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基本理论,为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提供了科学指引,是医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

(二) 医学生职业信仰之基 -中医药文化自信价值理念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正如灵魂与血脉,既是民族延续与发展的基础,更是民族凝聚力的根和魂。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积累,也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检验。中医药学凝聚了我国古代儒、释、道等各家学说,全面吸收借鉴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阴阳辨证"和“仁和精诚”等思想并运用于人类健康养生和防病治病,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独有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智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传统,不愧是祖国医学之瑰宝。然而,随着近代西方医学的兴起和广泛传播,出现了西学东渐之势,西方社会习惯于以自己的医学模式和思维方式来评价中医药,认为中医药非科学。“西方学者以社会进化论为理论武器,以物质先进文化就先进为评价准则,对包括中医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进行贬低和污蔑,这给中医院校大学生带来深深的文化自卑感"2。长期以来,国内也有少数唱衰中医药者,不断歪曲中医药,试图推倒中医药文化,导致中医药处境艰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论述既植根于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也建立在中医药学在当代医疗实践的优秀表现之上,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对中医药学的深度信任,形成了中医药文化自信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文化观和科学观,为中医药学的科学性正本清源,重新激起了中华民族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当前,学中医、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蔚然成风,“西学中"成为了西医的共识。这些思想与实践为开展医学生思政教育打下了坚实的中医药文化自信价值根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245.pd原版全文

(三) 医学生职业道德之根 生命至上的健康价值理念

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而人的生命作为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存在的基础,历来是唯物史观所关注的核心要素。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为指导,一以贯之地坚持人民至上,关爱人民生命健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并充分阐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基础和实践要求。他撰文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④”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时代新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出“必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突出位置,以极大的政治担当和勇气,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尽最大努力做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个病患者,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人民健康战略方面,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健康的系列论述充分体现了其生命至上的健康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医药事业建设的核心宗旨,是当前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遵循。培养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根本的就是要树立生命至上的健康理念,医生最神圣的使命就是拯救生命健康。医学生思政教育应当贯彻落实这些思想,培育其生命至上的健康价值理念。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强对当代医学生的思政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所在。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在学术理论界被广泛研究和深入阐发,但在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在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还存在一些偏差,需要认真反思和改进。

首先,医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的了解程度不够全面深入。调研显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对医学生的作用意义上,认为有助于培育良好的医德素养和职业精神、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达到 93% ,认识比较一致。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论把握上,差距比较明显。其中 61% 的医学生(大专与本科)表示只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的少数论述,对其主要观点和价值遵循等并不了解,仅有 13% 的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有较多了解,能适当概括部分中医药文化观。

其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素养养成上,师资队伍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中医药高校中的专业教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的了解程度比较高,有 79% 的教师表示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的多种观点,而西医院校相对较低,只有 71% 。此外,非思政类公共课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对其了解程度更低,只有 63% 表示了解,能概括讲述部分思想观点。

第三,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与课程融合上,仍需大力完善提升。在“您是否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融人课程教学或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教职工群体表示经常性融入的47% ,偶尔融入的 35%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了解的主要途径”问题上,表示通过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了解的学生占 64% ,比例较低。认为有必要在课程教学中进一步融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的教职工达到 86% ,学生达到 77% 。

综上,尽管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融人医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意义方面认识较为一致,但目前师资队伍和医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的了解熟悉上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中加强融人和宣传学习方面做得也还不够。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融入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培育机制构建

医学生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使命,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思想的重要依靠力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与医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培育具有坚定政治素养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而实现两者的融合,需要构建常态化的融合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医学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反映了教育者的基本理念素养,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研究医学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完善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是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融人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关键一环。医学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系构建应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成果为指导,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基础,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宽厚的知识基础,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职业素养培育应当包括中医药文化素养、医德素养和政治素养等方面,要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精神的知识点、素养点等网状结构,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通过整合提升来完善人才培养的能力与素养目标,为医学生人才培养提供科学可靠的价值观指导。

(二)开展课程素养培育一体化改革,构建思政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

医学生课程素养培育改革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展开,以素养培育为基础,建立思政课程常态化融人与专业课程思政融入相协同的课程培育机制。“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医学生思政课程融入平台构建方面,要加强思政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协同各门课程融入的元素与章节,防止重复,以形成稳定的章节融入为突破口,构建思政课程融入的基本平台。例如,可以将中医药文化“医乃仁术"的医德观、“人命至重"的生命观、“大医精诚”的职业观等融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在医学生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方面,专业课程教师首先要着重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的思政元素研究,形成融人的思政元素体系。其次要深化课程教学研究,把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化有形于无形之中,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防止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生硬结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24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