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

作者: 李彩燕 罗嘉翔 向上 陈秀暖

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2-0189-04

Abstract:Theideologicalandpolicalcourseconstructionofinformationretrievalandscientificpaperwritingisofgreat necesitytorealizethegoal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forpostgraduatesandtocarryoutthefundamentaltaskof cultivatingmoraltyandpeopleinuniversities.Itaimstocultivatestudentsliteratureretrievalandinformationabilityuderthe paterof"bigideologicalandpolitcaleducation",andstrengthentheeducationofinformationethics,ideologyandmoralitynd informationliteracy.Basedonthecur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eachingofthiscourse,theauthor formulatedthebjectivesofideologicalandpliticalteaching,reconstructedtheteachingcontent,optimizedtheteachingdesign, andexploredtheefectivepathofintegrat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elementsintothecourseteachingprocess.Theideological andpoliticaleducationpathandimplementationmethodsofthiscourseforpostgraduatesinlocalappieduniversitieshasben exploredandformed.Itrealizestheintegrationofknowledgeimpartingandvalueguidance,andenhancesthelearning effectivenessforstudents.Italsoprovidesreferencefor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structionofinformationretrievaland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for postgraduates in the field of biology.

Keyords:cu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caleducation;postgraduates;informationretrievalandscienticpaperwi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teaching reform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高级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2020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的意见》教研[2020]9号)等重要文件1-2,为全面推进新时代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已初步成型,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课程思政提出了高阶性和创新性的建设要求。作为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阶段和巩固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是对高校研究生开展学术信息素养教育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献收集与阅读、信息管理与利用能力,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的工具类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使研究生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通过学习国内外常用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科研写作和创新素质,为今后顺利开展研究生阶段的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奠定基础。在“大思政”格局下,该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思政融入的优势和必要性。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下,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探析课程思政的教育路径和实施办法,挖掘隐形的内生思政元素,发挥本课程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浸润作用和深化拓展功能,增进学习实效,是当前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本身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优势,该课程教学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由来已久。近年来各高校学者们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从不同角度开展了文献检索课程思政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5。目前在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中逐渐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8。根据一些高校在各级各类人才培养中推进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总结,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设立不够清晰,教学过程模式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侧重学术引导而忽视了思政教育,甚至简单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会伴随学历层次的提升而提高,无需专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此外,研究生课程内容与本科阶段概念性、理论性的基础知识有重叠,老师不分轻重地单向输出容易削弱学生对关键实用知识的应用掌握和思政元素的理解。有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虽然设计了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但分析和挖掘不足,出现了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被矮化甚至忽视的现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246.pd原版全文

第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不够深人,教学设计浅表化。课程体系构建时思政元素分布不均衡,部分章节思政元素分布集中,如绪论部分涉及信息道德、信息伦理及信息安全等,学术规范方面包含学术道德、科研诚信等,而其他章节则包含了大量文献检索实践,涉及的思政元素不多。此外,研究生教学普遍没有教材,整体学时又相对较少、“思政时间"设计不足等致使教学设计随意性强。有些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浅表化,教学内容设计不够深人,在课程教学上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

第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契合不紧密,学生趋于淡漠化。一方面,作为“供给方"的老师未能将课程思政各元素与专业知识模块有机融合,只是生硬地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放在一起,不能灵活地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堂,照本宣科,流于形式,重知识获取,轻学生成长。课堂上师生交流、沟通、互动环节太少,缺乏趣味性,学生没有获得感,课堂气氛沉闷。另一方面,与本科生培养相比,研究生培养更强调其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但作为“需求方”的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该课程在能力培养上的重要性,兴趣不足,或忽视思政教育,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出来,参与度低。

二开展研究生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方位的更高要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学位[2020]19号)等文件精神,当代研究生还应恪守信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持续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教育、学术伦理要求和学术规范指导,这也是本课程的应守之责。有必要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同时,在信息伦理、信息法规等方面融人思想政治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课程性质在育人中的重要性决定了融入的必要性。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不仅是一门传授学生高效检索文献信息、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和技能课,更是一门教会学生辨别、筛选、评价和管理最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科研素养、信息素养的课程。基于这门课的性质特点,该课程天然地适合融入思政元素。因此,开展文献检索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加强学生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对于研究生的科学素质和教育情怀的养成也具有原理性、奠基性意义。

三课程思政融入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

(一)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基于终身学习、信息素养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掌握检索技能和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发挥该课程的育人功能。根据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制定本课程契合研究生教育层次的课程教学目标,分别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进行梳理,突出对学生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理论知识传授、信息检索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信息素养、文献的概念和类型、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相关专业文献概况,熟悉常用中英文数据库、专利、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掌握专利申报和授权流程、学术期刊的选刊、论文撰写规范及论文投稿过程和方法等。

能力目标:强化和拓展学生文献检索、管理和运用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规范学术写作思路,增强学生科研论文写作水平,为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遵循信息道德,遵守相关信息法律与法规,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科学素养,让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有机融合。

(二)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分析与挖掘

该课程是一门着重培养研究生信息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综合素养课程。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思政元素。 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1 信息安全、信息素养: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在课程中嵌入信息道德、信息法律等内容教育,可以使学生自觉遵守信息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活动,尊重知识产权。 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2 学术道德、学术诚信:近年来,学位论文抄袭、学术论文造假等学术侵权行为在高校内屡有发生。从开展学术创新、遵守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法规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术写作引用规范及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同时让学生了解学术不端行为后果,深悟遵守学术道德的重要性。 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3 钻研精神、求真务实:讲解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研创新项目申报、期刊论文写作时对文献信息综合分析和利用的需求,阐明以实际问题引导科研创新,理解和明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4 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结合研究生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检索实践课题,学会运用文献检索工具与方法,科学地查询、整理、阅读各类文献,在前人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今后顺利开展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科技活动做好准备。

(三)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优化与选择

根据课程思政设定的特定目标,对知识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资源和方法开展教学。在讲述中英文知名数据库的检索与使用,获取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和行业标准等不同类型文献,需遵守相应类型文献的写作规范及撰写方法。在本专业领域内的许多最新科研成果基本上都是以英文形式出版,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需要充分利用外文网络资源,除了CNKI、维普、万方等基础中文数据库,还必须运用ScienceDi-rect、WebofScienceSpringerLink和PubMed等外文数据库以及外文特种文献。为了更高效地检索和利用文献,还需要讲解信息检索或文献检索相关特定英文表述、专业相关外文期刊名称及引入论文写作英文词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246.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