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动”式项目学习下的小学英语课程育人探索

作者: 韩青 袁素平

引言

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美国中小学广泛采用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模式,是指学习者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学习资源,通过实践体验、内化吸收和探索创新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从而掌握专门的技能,得到一般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夏雪梅,2021)。其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项目学习旨在督促学生通过广泛深入地探究复杂真实的问题和精心设计的产品与任务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系统性教学方式( Markham et al,200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需要,围绕特定主题,由真实的问题或任务驱动,综合运用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自主开展项目学习(教育部,2022)。结合笔者目前的观察和了解,项目学习理念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实践,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项目主题不完整、项目活动没能与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的培养相融合、项目成果育人价值不够突出等。针对这些已有的问题,笔者通过持续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六动”式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与教的方式变革,建立语篇和育人价值之间的关联,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六动”式项目学习内涵及育人价值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性概括和总结(柳海民,2011)。通常项目学习流程分为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六个基本步骤(刘景福、钟志贤,2002)。本研究基于上述流程,不断尝试探索,优化提升,形成了“六动”式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见图1),即教师通过选择内容、制定计划、合作探究、制作作品、展示成果、开展评价六个步骤,融“心动、互动、活动、行动、情动、生动”为一体,在“基于项目、深入项目、超越项目”的三个层级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生长,提升学生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能力及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移情能力,推进英语课程育人。

“六动”式项目学习下的小学英语课程育人探索0
图 1. “六动”式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图

“六动”式项目学习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课程育人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首先,该模式能基于主题将课内外的语篇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真实、完整的项目活动中运用语言、习得语言,从而提升语用能力和认知能力。其次,该模式倡导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新知识,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它主张对文本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整合,将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和提炼出的技能应用到新的语境中。最终,学生能通过深入研读语篇,提炼出主题意义和新的结构化知识,从而有效提升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最后,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学生合作完成作品制作,有了更多交流、讨论和思辨的机会。展示的项目成果可以是手工作品、短视频,也可以是阅读报告、表演等。在作品演绎和互动评价中,学生的文化意识得到了提高,并且由于有了不同的体验,移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总体而言,整个项目完成的过程有利于促进他们文化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六动”式项目学习下的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下面将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中Story time板块和外研社出版的《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绘本Tom’s Special Day的融合教学实践为例,介绍“六动”式项目学习模式的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

1. 基于项目:选择内容,制定计划

如何选定“心动”的融合阅读内容以及如何制定“互动”的融合阅读计划,是实施“六动”式项目学习的根本保证。

(1)选择学生“心动”的项目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要以学习课内外教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为此,教师项目开展前发放了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平时过生日的情况以及想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日。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了解到“special(特殊的)”“unforgettable(难忘的)”等形容词是学生描述生日话题的高频词。因而,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将本课的项目主题确立为“Special birthdays, special feelings”,旨在通过项目活动探究生日文化内涵。

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的单元话题是“生日”,Story time板块主要介绍了Su Hai和Mike庆祝生日的方式。语篇通过展示Miss Li和学生间的对话内容,即讨论关于生日的具体日期以及在生日里所做的事情,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生日习俗,感受文化融合的同时感恩父母和家人。外研社出版的《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绘本Tom’s Special Day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Tom的生日即将到来,他的朋友们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向他提供不同的线索,最终让他获得礼物。该绘本作为主教材的课外补充,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具有一定现实文化意义。

(2)学生制定“互动”的项目计划,促进知识生长

“六动”式项目学习倡导体验、参与、合作、展示等,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主教材内容和绘本内容,从教与学两个维度,践行知识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双重目标。

五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取文本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进行个性化思考和表达以及演绎故事。他们具备了基于主题的项目学习经验,但是对项目过程还不太熟悉,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教师在项目学习前向学生明确项目主题并展示项目学习的大体架构,鼓励学生研讨项目活动和项目成果展示形式,最终确定以“阅读圈”和“策划特别的生日”等活动形式推进项目活动的实施。

2. 深入项目:合作探究,制作作品

(1)创设学生“活动”的项目情境,解决真实问题

“六动”式项目学习变革了教与学的方式,引导教师从主导的角色变成协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学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活动之间相互递进,相互关联。在合作探究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了解生日策划师工作流程、开展互动交流体验、以“阅读圈”形式开展合作阅读这三个活动,聚焦项目任务,驱动语言文化,深化结构思维。

活动1了解生日策划师工作流程,聚焦项目任务

项目启动时,教师吟唱美妙动听的歌曲《冰雪奇缘》,让学生猜测教师今天的新职业,再让学生观看动感十足的说唱视频,引导学生获取线索,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随后,在学生的各种猜测中,教师揭示自己是一名生日策划师,并告诉学生自己的工作流程如下:① Chat with clients;② Think of new ideas;③ Write down birthday plans;④ Host birthday parties。接着,教师接到顾客Miss Li的微信电话:Miss Li邀请策划师(教师)为她的学生设计生日。在通话过程中,策划师(教师)记录下Miss Li学生的一些关键信息,如Who, When, What, How等,形成生日信息卡,以此呈现策划生日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参与项目活动。通过互动交流,师生确认各自角色:Miss Li是客户,教师是生日策划师,学生是助手。

活动2 开展互动交流体验, 驱动语言文化

一般来说,项目教学的驱动型问题要指向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和贴合教学实际的问题。为了聚焦项目任务,教师发放了“六动”式项目学习任务单作为支架,让学生整体感知建立客户生日信息卡的步骤,启发学生根据关键词梳理Su Hai的生日日期和活动,提炼出activities, place, people等关键词。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自主提问、开展交流,并生成问题链,引导学生建构文本知识。以下是学生提出的探究性问题:

Where are they?

When are their birthdays?

What do they do?

Who goes to the party?

基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兼顾语言和教学目标,设计了更多的挑战性问题,例如以“Is Su Hai’s birthday special? Why or why not?”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真实问题“Where do you usually have a birthday party?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经验,以“What do Chinese people usually do on their birthdays?”为后续的项目产出提供语言、文化和内容的支持。

活动3以“阅读圈”形式开展合作阅读,深化结构思维

本节课倡导的“阅读圈“活动形式,是指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协助,以6到8人为一小组进行阅读分享和讨论的活动形式。在深入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Su Hai 和Su Yang生日信息卡的项目学习任务单,提炼出语篇的阅读策略,教师引导学生以“阅读圈”的形式阅读并提取Mike生日相关信息,完成Mike生日信息卡的项目任务。

教师利用课件先展示“阅读圈”的四个角色:discussion leader (讨论组长)、questioner(问题搜集者)、culture connector(文化联结者)、summarizer(小组总结者),然后布置合作任务:① Read and choose;② Write on your worksheet;③ Discuss and share;④ Prepare and report。每个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角色在组内合作、交流和分享,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小组汇报时,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良好品质。

(2)学生进行“行动”的参与体验,发展语言技能

活动探究后,教师需要为项目作品的生成准备素材。此时教师引入绘本,将绘本里的“A CLUE GAME”作为策划师一个成功的“special birthday plan”案例,带领学生制作项目作品,为项目成果的展示作准备,也为之后要完成的项目评价提供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略读、点读等方式找出绘本关键信息,将课堂建构的阅读策略运用到绘本阅读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进一步了解项目作品的具体内容以及展示形式。师生对话如下:

T: Here is my successful case. This is Tom. Skim the picture and find out why Tom’s birthday is special.

S: They play a “CLUE” game.

T: How many clues are there in the story?

S: Four.

T: Here’s a new information card for Tom. You need to scan the story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学生自主阅读绘本,找出细节,完成“Tom’s birthday plan”。

教师先询问学生有没有在农场过生日的经历,接着请学生围绕生活经验发表观点,说出Tom生日特别的原因。然后各小组自由选择教师提供的道具,例如生日帽、生日蛋糕、汉服等,按照分工完成对项目人物Su Hai或Mike特别生日的策划。在完成项目作品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不断体验、合作探究,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素养也得以提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