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活跃度权重0.22
城市人活跃度 TOP10

外部环境巨变,城市与人的关系也处于变动之中。从城市要讲述新发展故事的角度来说,人是其中最重要的表达端口—人对城市空间复杂的使用行为和场景,构筑起了庞大的城市活力体系。而活力意味着变化本身,以及重新发现的可能性。
烟火气,是大多数人对城市活力最直观的感受。大街上的腾腾热气,或是缭绕着的食物香气,以及商铺摊贩叫卖的声音,这些意象组成了我们对烟火气最朴素的印象。如果用数据来衡量,线下消费所产生的支付和交易数字则是另一种直观表 达。
新一线城市外卖活跃度表现

今年我们与收钱吧合作,新引入了由中小微商户的多项移动交易金额和笔数数据构成的收钱吧中小微商户消费指数,来观测线下消费端的烟火气。
虽然不少人认为现代化的商业设施抹杀了城市里太多鲜活的元素,但从数据来看,城市的规模及商业繁荣程度始终和烟火气成正比。在城市群这一尺度上,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这三大头部城市群的中小微商户消费指数平均水平也保持领先。反倒是直接与线上电商平台的消费热度相比较,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主的海峡西岸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等区域,当地线下消费活力的相对排名显得偏低了一些。
新一代的城市人正在创造更多与城市互动的方式。
各城市群的线下消费与线上消费活跃度差异

2024年城市跑步运动总里程普遍创新高

旅游消费和热度指数均大幅提升的网红城市

比如旅行方式的改变,使得大家对城市的认知不再遵循既定的传统路线,留下异质的、独家的打卡和回忆,是新一代旅行者的普遍诉求。这也让一些城市有了被外界重新发现的机遇。在2024年受到关注的“网红旅游城市”包括大同、沈阳、哈尔滨、张家界等,它们的旅游消费指数和热度指数同步攀升。
文化活动和消费的下沉是另一种印证。在展演市场,厦门、徐州、烟台、洛阳、乌鲁木齐、镇江等城市的展演活跃度全国排名都提升了至少20个位次。由于引入了新的演出或展览形态,或是结合本地的文旅特色,这些城市的文化生活多样性正在发生变化。
而《哪吒之魔童闹海》令所有人都注意到了电影市场的变化。相比前一年,2024年全国电影票房的城市结构保持了基本稳定,但2025年春节档打破了常规格局,三线城市的票房占比达到25.24%,跃居成为贡献度最高的城市级别。在其中一些三线城市,这8天的票房收入几乎占到了全年票房收入的1/4以上。观影习惯也在进一步下沉—对比不同级别城市的人均电影消费频次,最头部的珠海是0.44场/年,在四五线城市中,拉萨、西宁、嘉峪关、盘锦等城市的这个数字也在0.22至0.32场/年之间,差距并不悬殊。
这些城市展演活跃度全国排名提升明显

各级别城市电影市场表现

2024年电影票房结构中,新一线城市占比最高

珠海人2024年平均观看0.44场电影

不同级别城市的票房规模差异仍高达数十倍
在城市的公园绿道之间,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还在进一步传递。从Keep运动研究院持续更新的数据里,我们发现不少城市2024年的跑步运动总里程创下新高。北京Keep用户的跑步运动总里程达到了11180.95万公里,上海、深圳、成都、重庆、西安、郑州、苏州等城市的这一数字也都较两年前有了20%以上的增长。
票房爆棚的2025年春节档,全国票房结构与平日有明显差异

2025年春节档给不少三线城市带来了全年1/4以上的票房贡献

当前酒吧数量最多的10个城市

2024年,这些城市的夜间出行人数表现更突出

同样普遍增长的,还有城市夜间的活力。当前酒吧数量最多的10个城市中,有9个在过去一年里新开了更多的酒吧。其中新增了452家的成都,已经连续多年列居中国酒吧第一城,其酒吧规模已达到了3291家。
根据手机信令数据的监测,202 4年华中地区城市的夜间出行人数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5.18%,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平均增长率也分别有20.25%和20.76%。全时段的城市活力表达中,新生事物将有更大的空间生长。
城市为人们提供实现可能的舞台,人的活动也让城市充满温暖、充满烟火气。这种共生共长的力量,让每座城市都在向上生长,也让中国的活力,永远藏在街头巷尾的笑脸里,藏在每个认真生活的瞬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