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竞争力权重0.22

新经济竞争力 TOP10

新经济竞争力权重0.220
标题

产业经济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根基与底盘。这些年里,中国城市通过持续的转型与创新,正逐步构建起具有本地特色与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新经济竞争力这一维度想要衡量的,正是一座城市在新兴经济、新型消费与产业链生态构筑方面的综合能 力。

上市企业往往是产业链的引领者,也是城市在这一行业的风向标。尽管头部城市集中了最多的上市企业,但近年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常州、台州、嘉兴等一批二三线城市也加快了培育上市企业的步伐,并依托这些龙头企业,在产业链里获得了更高的位置与话语权。

这些二三线城市的上市企业实力不俗

新经济竞争力权重0.221
数据来源:新一线城市产业数据库
新经济竞争力权重0.222
数据来源:新一线城市产业数据库

外资企业也在中国城市的产业引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天眼查的统计,在过去一年中,大多数城市的外资企业都遭遇了冲击,程度严重的,如西安、成都,流失接近一半。但与此同时,金华、广州等强外贸城市依然保持了外资企业绝对数量的增长,体现了其产业体系的高度成熟与韧性。

在招引、培育龙头企业的同时,各城市也在积极推进着企业梯队的建设,以挖掘、扶持更多的中坚力量。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选来看,除了江苏、广东、浙江等传统经济强省,湖北、湖南也有着突出的表现,这两个中部省份依托原有的制造业基础,正按自己的节奏稳步推进产业升级。

此外我们也观察到,这些“小巨人”企业的分布呈现出典型的城市集群趋势。在头部省份中,苏州—无锡、深圳—东莞—广州、宜昌—襄阳等地理位置接近且“小巨人”集中的城市集群,都已是本省重要的产业经济中心。

湖北、湖南培育了大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新经济竞争力权重0.223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过去一年,金华、广州的外资企业增长突出

新经济竞争力权重0.224
数据来源:天眼查

相较于新经济的火热增长,新消费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相对平稳。大量餐饮和零售类品牌凭借单价低、客群广、场景高频等特征,已广泛地下沉至低线城市,并依托社交平台快速提升知名度与辐射力。相比较而言,家庭亲子、品质生活、运动健身等客群更垂的品类,依然还谨慎地驻守在以一线、新一线城市为主的消费市场中。

积极招引商业品牌的同时,如何将流量转化为消费,是所有城市都渴望破解的难题。从流量端来看,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一批网红城市的热度正在快速消退,与之相对,合肥、东莞、宁波等产业型城市,临沂、保定、南通等二三线城市,在小红书上的活跃程度有所增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到它们,并分享、传播属于这些城市的故事。

头部城市在社交平台上的热度开始分化

新经济竞争力权重0.225
标题

新消费品牌中,餐饮、零售、新能源车的下沉速度最快

新经济竞争力权重0.226
数据来源:新一线城市商业数据库

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快速增长的城市

新经济竞争力权重0.227
数据来源:新一线城市产业数据库

这些城市的产业链竞争力显著攀升

新经济竞争力权重0.228
数据来源:新一线城市产业数据库

山东城市上市企业的ESG得分保持领先

新经济竞争力权重0.229
标题

从产业生态的进化到消费市场的迭代,城市的创新无处不在。在这其中,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赋能已融入多个行业。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各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追踪显示,在过去的5年间,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企业的基数最大,涨幅也最高。从城市主导产业链的构筑来看,那些掌握了前沿技术的城市,往往能在多条产业链中占据领先优势。我们统计了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链中各城市所占的份额,苏州、合肥、重庆、无锡等在各条链上均稳中有升,综合表现十分出色。

同时,我们也持续关注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成果与绿色绩效。从企业的数字化程度来看,深圳、广州走在了所有城市的前列;洛阳、包头、济宁等传统工业城市在上市企业ESG得分方面保持了领先,展现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势 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