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为啥能止痛

作者: 杨洁

不少人发生疼痛,如头痛、牙痛、肩颈痛、腰痛时,会自行购买、服用止痛药。芬必得(商品名,药品名为:布洛芬缓释胶囊)和泰诺林(商品名,药品名为: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药属于非处方药,购买容易、服用方便,缓解疼痛的作用也很明显。那么,止痛药为什么能够缓解疼痛呢?发生疼痛后,不辨明病因就自行用药安全吗?

常见镇痛药的作用机理

止痛药准确来说应称为镇痛药。这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和缓解各种疼痛。对于普通患者而言,临床常用的止痛药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为患者减轻疼痛。

1.非甾体抗炎药通过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

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萘普生以及阿司匹林等。当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出花生四烯酸,这种物质在环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前列腺素,使体温升高,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并降低疼痛阈值,让身体感到疼痛。

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其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为:通过有效抑制人体内环氧合酶-1和环氧合酶-2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让疼痛阈值始终保持在相对正常水平,最终达到减轻炎症和止痛的效果。非甾体类抗炎药常用于缓解与炎症相关的轻度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痛经等。

2.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

根据相关临床指南,对乙酰氨基酚的抗炎作用轻微,因此不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环氧合酶-2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对体温调节中枢发挥作用等,一定程度减轻疼痛。该药常被用于缓解发热、头痛、骨关节痛等非炎症性轻中度疼痛。

3.阿片类镇痛药通过阻断痛觉信号来减轻疼痛

芬太尼、哌替啶等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结合并激活阿片受体,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阻断痛觉信号的传递。这样一来,痛觉信号不能反馈到大脑,患者自然也就感觉不到疼痛了。

阿片类止痛药有强效止痛效果,常用于重度疼痛,如术后疼痛、严重创伤后疼痛、癌症疼痛等。需要注意的是,阿片类药物属于处方药,具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药物依赖等严重不良反应风险,患者必须遵医嘱规范用药。

4.离子通道药物通过阻滞神经实现镇痛

离子通道药物包括普瑞巴林、奥卡西平、草乌甲素、卡马西平等,通过作用于钠离子通道,抑制痛觉神经纤维的兴奋和痛觉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这类药物可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创伤后疼痛等。

哪些患者可以居家服用

镇痛药?

1.短期疼痛患者

患者因发热、痛经、肌肉拉伤等明确病因,出现时间不超过5天的疼痛,而且疼痛没有呈进行性加重,不存在呕吐等其他严重的躯体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镇痛药。

2.慢性疼痛患者

经过规范诊断的慢性疼痛患者,即患者病因明确,发生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的疼痛。患者经过医师诊疗,明确了疼痛类型,如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主,可以遵医嘱规范使用止痛药。

根据疼痛程度选用药物

1.轻微疼痛用药

对于轻微疼痛,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

2.中度疼痛用药

对于中度疼痛,可以遵医嘱联合使用弱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弱阿片类药物如盐酸布桂嗪、曲马多、双克因等,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轻度至中度疼痛。以强痛定(商品名,药品名为:盐酸布桂嗪)为例,该药可广泛用于神经痛、灼烧后疼痛、肿瘤痛以及术后疼痛的管理。

3.重度疼痛用药

对于重度疼痛,可以遵医嘱使用强阿片类药物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强阿片类药物包括美菲康(商品名,药品名为:盐酸吗啡缓释片)和美施康定(商品名,药品名为:硫酸吗啡控释片)等。

走出镇痛药的使用误区

误区1:吃“多”了会上瘾

咱们老百姓常说的“上瘾”,在医学上叫作药物依赖性。许多人担心,服用止痛药会像毒品上瘾一样,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但实际上,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不会使人产生药物依赖性。

而阿片类药物,只有在长期、过量使用的情况下,才会使人产生药物依赖性。但是,这类药物属于被严格管控的处方药,须凭医师开具的专用处方购买使用。遵医嘱规范使用阿片类药物,基本上不存在发生药物依赖的可能。

误区2:多吃几粒,效果更好

有些患者认为,多吃几粒止痛药效果更好。事实上,短时间内过量服用止痛药,不仅不会提高止痛效果,反而会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例,这类药物有“天花板效应”,即药物达到一定剂量后,继续增加药物剂量,不会提高止痛效果。而且,过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导致腹泻、恶心、头晕嗜睡甚至是消化道溃疡、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虽然没有“天花板效应”,但也不能随意增加剂量。过量用药会加重不良反应,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对服用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患者使用止痛药必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遵医嘱用药,切不可盲目增加剂量。

误区3:把止痛药掰开吃或嚼碎吃

有些止痛药的药片比较大,患者吞服有困难,部分人便会将药物掰开或者碾碎后服用。通常来说,将普通片掰开、嚼碎或者碾碎服用,对药效没有影响。但是,如果药品名称中明确标注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等字样,是不能将药片掰开或碾碎服用的,否则会降低药效,并引起不良反应。这类药物采用了特殊制造工艺,能够使药物进入人体后持续缓慢释放有效成分。

温馨提示:疼痛是部分疾病的“信号灯”。如果您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症状,应及时就医。盲目、过度使用止痛药反而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