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里也能“上支架”吗带您了解颈动脉支架
作者: 史波最近一段时间,周大爷经常感到头晕、头痛,有时候还会出现眼前发黑的情况。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周大爷左侧颈动脉的狭窄程度接近90%。医师建议周大爷立即进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周大爷对于治疗方案有很多疑问: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形成的?放进脖子里的支架,具有什么治疗效果?在颈动脉里植入支架,有危险吗?带着周大爷的疑问,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放进脖子里的支架”——颈动脉支架。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
形成过程
在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人的颈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脂质等物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上。久而久之,颈部便会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斑块的体积会不断增加,导致颈动脉狭窄甚至是堵塞。
关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4个常见疑问
1.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作用是什么?
颈动脉是大脑的主要供血动脉。因此,相较于其他动脉,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产生的危害更加严重。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会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出现言语不利、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如果颈动脉完全堵塞,会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等严重后果。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在患者颈动脉狭窄处,放入特制的支架,将狭窄部位“撑开”,能够有效改善大脑供血,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2.发生颈动脉狭窄,必须植入支架吗?
目前,临床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开展药物治疗,这种治疗手段适用于颈动脉狭窄程度不太严重的患者。另一类是手术治疗,适用于狭窄程度严重、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两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切开狭窄处的血管壁,切除造成堵塞的斑块。根据《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2017)》,满足下列标准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1)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既往6个月内有一过性黑矇、患侧颅内血管导致的轻度或非致残性卒中等临床症状的患者),经过无创影像学检查,证实颈动脉狭窄度≥70%,或开展血管造影检查,发现狭窄>50%。
(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经过无创影像学检查,证实颈动脉狭窄度≥70%,或开展血管造影,发现狭窄>60%。
(3)颈部解剖条件不利于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
(4)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高危患者。
3.支架怎么“放进”颈动脉?
医师在患者左侧或右侧大腿的股总动脉进行穿刺,从穿刺部位插入一根又细又长的导丝,将导丝沿着股总动脉送往颈动脉。医师会通过导丝在病变部位上方放一个滤网,防止斑块脱落引起脑栓塞。之后,医师通过导丝送入球囊,在球囊到达狭窄部位后扩张球囊。待充分扩张后,撤出球囊,放入支架。最后,将滤网、导丝收回,即可完成支架的植入。
植入颈动脉支架属于微创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几乎不出血,身体损伤比较小。在手术顺利的情况下,患者一般在术后2~3天即可出院。
4.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有风险吗?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手术仍存在一定风险。医师会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手术风险。
(1)脑血管破裂风险:植入支架后,患者原本处于半闭塞状态的颈动脉突然通畅。像水库开闸放水一样,大量血液通过颈动脉冲入脑血管,有可能引起脑血管破裂。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医师会分次、缓慢地扩张颈动脉,让脑血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2)心搏骤停风险:颈动脉狭窄多发生于颈动脉窦部,该部位有调节人体血压的功能。植入支架后,支架会对颈动脉窦产生压迫,这会让颈动脉窦误认为血管压力过高,进而降低心率和血压,有导致心搏骤停的风险。因此,没有高血压史的患者,在手术前后要服用升血压和升心率的药物,避免术后低血压带来的休克等风险。
(3)造影剂过敏:为了让医师更加清楚地观察导丝、支架在颈动脉中的情况,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会使用造影剂。部分患者可能对造影剂过敏。另外,造影剂本身会对肾脏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对造影剂过敏者和肾脏疾病患者,应提前告知医师自身病史,由医师评估后再决定能否进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此外,有以下情形的患者不宜选择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1)颈动脉严重长段钙化。这类患者即便放入支架,也很难将狭窄的颈动脉血管撑开,治疗效果不明显。
(2)血管腔内治疗方法无法到达病变处。比如,患者的主动脉弓分支严重迂曲,支架很难通过导丝顺利到达准确的病变位置。
支架植入术后要注意2点
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做好自身护理;出院后应改变自身不良习惯,定期复查,避免颈动脉狭窄再次发生。
1.做好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要尽可能伸直穿刺侧肢体,不要大幅度活动,避免穿刺点出血。患者应在家属协助下大量饮水,加速排出体内的造影剂。此外,在支架植入术后早期,患者的血管内皮受到损伤,继发形成血栓的风险比较高。因此,患者术后要接受至少4周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即服用2种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2.做好自我管理
虽然植入的支架能够将狭窄部位“撑起来”,但是无法避免斑块再次形成,也不能防止其他部位的血管发生狭窄。如果患者不能改变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不能控制血脂、血糖等指标,术后病情很有可能复发。
因此,患者必须做好自我管理,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病情,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应分别复查1次,以便医师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植入颈动脉支架的患者,都应长期服用至少1种抗血小板药物,以降低颈动脉狭窄的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