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理、调营养给老年卧床患者健康与体面

作者: 徐莉 江小艳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来说,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出现心理问题,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而心理问题和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家有长期卧床老年人的家庭,采取以下实用建议来照顾他们的“心”和“食”,有助于提高其营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其体面地生存,高质量地生活。

老年卧床患者容易出现

负面情绪

长期卧床可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出现孤独、烦躁、绝望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可能进一步降低他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孤独感

患者的肢体活动受限,只能长时间躺在床上,无法接触外部环境,社会交往活动受到很大限制。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社交圈逐渐缩小、社交互动逐渐减少,会产生一种“被遗忘”“被孤立”的感受。

2.烦躁不安

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加上以下因素:如担心自身病情加重、卧床后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生活方式改变、人生进入倒计时的无力感等的影响,患者容易变得紧张、烦躁,甚至出现长期失眠等问题。

3.恐惧、绝望

如果患者的病情严重,肢体功能丧失或缺损,可能对未来感到恐惧、绝望。部分患者可能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不愿意接受治疗和护理。

4.自卑、内疚

因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顾,部分患者会觉得自己成了家里的“负担”,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内疚感。

多措并举守护心理健康

卧床老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心理障碍,是生理不适、个人心态消极、缺少亲友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想要守护老年卧床患者的心理健康,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干预。

1.创造温馨舒适的卧床条件

家属应根据患者的喜好和个性化需求,尽量为其创造一个舒适、整洁、便利的环境,能让患者的身心更加舒畅。比如,及时更换舒适的床上用品,保持房间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如果条件允许,可配备能够坐起、翻身的护理床。对于可以说话的患者,可配备能够语音控制播放音频、视频的人工智能产品,丰富其精神世界。

2.做好疾病与并发症管理

家属应严格按照医师的建议,为老年卧床患者规范使用治疗药物,做好身体护理,避免病情加重。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如果疼痛感等不适影响正常生活,应及时告知医师,合理使用药物。

3.建立良好的亲友关系

家人要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让患者感受家庭的温暖。平时应多和患者交流,理解、安慰他们,告知其现有的治疗技术与预期效果,引导其正确对待病情。对于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的患者,要适时地给予安慰,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虽然身体活动受限,但卧床患者可通过视频通话等途径和亲友进行沟通。家属可为患者建立由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病友等组成的“加油群”“打气群”,每日为患者分享励志文章、视频,以及生活中的趣事等,为患者减轻孤独感。

4.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如果患者的负面情绪难以消解,家人可为其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用专业的心理疗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负担。

老年人长期卧床

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很高

1.长期卧床者易发生营养不良

在慢性疾病、炎症等因素的影响下,老年卧床患者的基础代谢速率有所增加。但是,卧床患者的身体活动量小,肠胃蠕动速度减缓,消化能力减弱,吃进去的食物不容易被消化吸收。此外,患者可能有牙齿脱落、吞咽困难等问题,会减少进食量。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进一步降低食欲。因此,老年卧床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比较高。

2.营养不良可延缓病情康复,增加多种并发症风险

老年卧床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具有很大的健康风险。具体来说,老年卧床患者往往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而机体营养不良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营养不良会减退患者的身体机能,降低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此外,营养不良还会加速患者肌肉流失,影响其呼吸和消化功能。有研究发现,营养不良还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均衡合理补充饮食营养

1.合理安排饮食内容

多元化的饮食内容既能保证患者摄入均衡的饮食营养,又有助于增进食欲。患者的每顿饭应保证有肉蛋奶类、蔬菜和主食,家属可将水果、酸奶等作为患者的加餐。肉蛋奶中含有优质蛋白质,有助于延缓肌肉流失,新鲜的果蔬可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

菜肴口味应清淡,少放盐、糖等调味料,以控制血糖、血脂等指标。家属可使用西红柿、香菜、柠檬等作为天然香料为食物增加风味,刺激患者的食欲。

2.调整食物质地与用餐姿态

老年卧床患者的咀嚼、吞咽能力有所下降,因此,食物应软烂、细碎。家属可以将蔬菜、肉类切碎,做成蔬菜汤、肉末鸡蛋羹、小馄饨、瘦肉粥等清淡软烂的菜肴供患者食用。

在进食时,建议借助床头或者被褥、枕头支撑患者的上半身,使其处于半卧位。这样能够方便患者进食,避免发生咳嗽、反流。

3.少食多餐、适当按摩促消化

卧床患者的消化功能有所减退,每天应少食多餐。适量搭配食用粗杂粮、水果、蔬菜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能够刺激肠道蠕动。家属陪伴患者进食,给予其充分的关心和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食欲。每餐进食后,家属可为患者轻柔按摩腹部,辅助其进行康复运动,以促进消化吸收。

4.定期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患者应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定期进行营养状况评估。这有助于及时了解机体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尽早发现营养不良风险。家属平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消瘦、毛发黯淡无光泽、皮肤干燥等营养不良症状。如果患者无法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营养,则应根据医师建议,接受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