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胳膊、撞大树能治好肩周炎吗
作者: 李敏在清晨的公园里或马路旁,总有些老年人通过撞大树、甩胳膊的方式健身,其中不乏肩周炎患者。他们认为自己肩部疼痛的原因是血瘀气滞,通过大力撞击树木,使劲甩动胳膊,能够畅通血液循环,缓解肩膀疼痛、僵硬症状。但是,这样锻炼真能治好肩周炎吗?
疼痛症状让患者
寄希望于“甩胳膊疗法”
肩周炎即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多数患者为中老年人,以肩关节疼痛、僵硬为典型症状。根据病情发展,可以将肩周炎可分为3个阶段。
1.疼痛期
在肩周炎发生初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在肩关节活动、受力时,会感觉到剧烈疼痛。患者即便是在放松状态下,也会时不时地感到疼痛。严重者可影响夜晚睡眠质量。肩关节的疼痛期通常为2~9个月不等。
2.僵硬期
在僵硬期,肩周炎患者的关节囊出现挛缩、粘连,使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症状为肩关节的外展、内旋等活动范围明显受限,患者无法顺利开展穿衣、洗脸、梳头等动作。僵硬症状持续时间为4个月~1年。
3.缓解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不适症状会慢慢减轻,关节功能可逐渐恢复。但恢复所需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些患者的不适症状需要数年才能解除。而且,临床数据显示,20%~5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持久性症状。
部分肩周炎患者发病后一直不进行规范治疗,长期被疼痛和功能障碍困扰,不能自如地梳头、穿衣,因此将目光投向“运动疗法”,希望通过撞大树、甩胳膊、吊单杠等方式缓解不适。
肩周炎为什么会找上你?
1.软组织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会发生退行性变,对外力的承受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损伤、出现炎症。
2.过度劳损、外伤
长期姿势不良或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特别是手提、肩扛重物,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可能发生损伤,从而诱发肩周炎。肩部发生急性损伤后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肩周炎。
3.内分泌紊乱
罹患部分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会增加肩周炎的发病风险。
甩胳膊、撞大树、吊单杠
治不好肩周炎
对于处在慢性恢复期或粘连期的患者,在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可以辅助进行推拿和医学康复按摩。医师和康复师会运用特殊手法,有针对性地为患者缓解肌肉粘连。这和大力甩动、撞击胳膊是完全不同的。而处在疼痛期的患者则不能进行拉伸或推拿。
同时,以甩胳膊、撞大树、吊单杠等“运动偏方”缓解肩周炎症状,还可能导致二次伤害。老年人的骨密度降低、软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如果运动不当,很容易发生意外损伤。比如,甩胳膊过于用力、速度太快,可能导致肩袖撕裂。用肩膀大力撞树,可能导致肌肉损伤甚至骨折。长时间吊单杠可能导致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
肩周炎的规范治疗建议
肩膀疼痛数日的患者应及时就诊。中西医治疗方法均对肩周炎有良好疗效。
1.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肩部疼痛症状,适用于症状较轻者。如果患者的疼痛感强烈,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为患者缓解疼痛。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比如,体外冲击波治疗方法能够抑制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痉挛,促进损伤组织愈合。射频脉冲治疗方法能够干扰疼痛信号的传导,达到减轻疼痛的治疗效果。
(3)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通过手术松解粘连,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2.中医治疗
肩周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痹病”,又称“五十肩”“漏肩风”。中医治疗肩周炎,有中药内服、针灸等多种方法。
(1)中药内服法
中医将肩周炎分为风寒侵袭、寒湿凝滞、气血亏虚等证型。
风寒侵袭证患者的肩部疼痛较轻,不影响上肢活动,病程较短。这类患者可使用蠲(juān,意为免除)痹汤治疗,达到祛风除湿、除痹止痛的效果。
寒湿凝滞证患者的症状多表现为肩部及周围肌肉剧烈疼痛,伴有麻木感,肩关节活动范围缩小,病程较长。这类患者可使用乌头汤治疗,以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气血亏虚证患者的症状多表现为肩膀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肩峰凸起。患者可使用秦桂四物汤治疗,以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2)外治法
针灸治疗肩周炎,通常选择肩前穴、肩髎穴、肩髃穴、肩贞穴、巨骨穴等穴位作为主穴。对于风寒侵袭证患者,可以加天宗穴、阳陵泉穴作为配穴;对于寒湿凝滞证患者,可以加血海穴、太冲穴、内关穴作为配穴。
此外,推拿“㨰揉”手法对治疗肩周炎也有良好效果。具体方法为:以左手托住患者疼痛侧的上臂使其稍微外展,右手以㨰法、揉法作用于肩前部、肩后部或者三角肌疼痛处,每次3分钟,每天2~3次。
科学锻炼助您康复
待肩膀疼痛感有所减轻,患者可以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开展康复训练,达到缓解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度的目的。推荐以下3个康复训练动作:
1.“梳头”训练
患侧手从额头向后颈部梳理头发,手指要压住头皮,缓慢向后移动,模拟平时的梳头动作。练习时手臂尽量向头部后方伸展,让肩关节外展直到有疼痛感后停止,维持10秒后恢复原位。每日练习20次。
2.“洗澡”训练
将毛巾纵向卷成绳状。健侧手握住毛巾的上端,使毛巾从背后垂下,患侧手握住毛巾下端。健侧手带动患侧,缓慢向上拉,感觉到疼痛后停止动作,维持30秒,然后再次向上拉,维持20秒后恢复初始姿势。每日练习20次。
3.徒手爬墙训练
患者面朝墙壁站立,将双手手掌贴在墙上,手指朝上。双手用力缓慢向上“爬升”,如感觉肩部疼痛则停留30秒,疼痛感缓解后继续向上爬,有疼痛感时暂停,达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大高度,再缓慢将双手放回到原位。每日练习10~15次。患者可根据病情恢复程度,逐渐增加抬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