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消毒 “杀灭”传染性极强的诺如病毒
作者: 唐超诺如病毒个头虽小,却常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大规模的急性胃肠炎疫情。该病可造成频繁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但属于自限性疾病——患者一般充足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充分休息,可在3天左右康复。不过,该病的传播速度很快,传染性极强,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均可能造成感染。因此,除在生活中积极预防外,患者家属应做好消毒措施,才能减少对家庭成员的健康损害。
男女老少均易感染
成年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食欲和正常生活。其中,腹泻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在24小时内可腹泻4~8 次,粪便多为水样便,无黏液和脓血。腹痛呈绞痛样,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
儿童感染诺如病毒后,与成年患者相比,呕吐症状更为明显,绝大多数患儿无法进食和饮水。同时,患儿存在腹痛、恶心、腹泻等其他胃肠道症状,以及发热、头痛、畏寒、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感染诺如病毒后,更容易发生脱水,必须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免引发严重后果。
了解传播途径,避免感染他人
1.人传人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例如,在幼儿园中,一位感染诺如病毒的小朋友上完厕所后,没有洗手就触摸玩具、桌椅等物品。其他小朋友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触摸自己的口鼻或进食,很容易感染病毒。诺如病毒还能通过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比如,被患者的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便器、洗手台等,如果清洁不到位,很容易感染其他使用者。
此外,当患者呕吐时,病毒会随着呕吐物形成微小的颗粒即气溶胶。人吸入这些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也存在感染风险。
2.经食物和饮水传播
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饮用被污染的水也可能导致感染。诺如病毒在生鲜食品,如牡蛎、蛤蜊等贝类上,能够存活较长时间。食用未烹饪熟透的海鲜、凉拌菜等,饮用不洁净的水,均可能导致感染。
做好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目前,临床对于诺如病毒没有有效治疗药物或者疫苗。诺如病毒感染者的粪便、呕吐物中大量含有诺如病毒,患者在痊愈前应居家休养。这样做的话,除了有利于促进病情康复,还可以避免患者将病毒携带至人群密集场所,造成传播风险。正确使用消毒剂、妥善处理患者的污染物,能够预防患者的共同生活人发生感染。
1.正确处理呕吐物、排泄物
患者发病时会无法控制地呕吐。如果患者在马桶以外的地方进行呕吐、排泄,家属应第一时间处理污染物,以免污染物扩散。家属应佩戴医用手套进行处理。用吸水性较好的厨房纸充分蘸取消毒剂,将这些厨房纸摆放在污染物的四周。按照从外向内的原则,用纸清理污染物。之后,用消毒液和清水反复擦拭地面。
如果患者吐在床上,床单、衣裤等用品,不可直接用洗衣机洗涤。必须在防止水花四溅的前提下,将污染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消毒液和清水反复清洁污染处至少两遍,再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洗涤。对于患者使用过的马桶,不能只冲水处理,同样要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老年人手部皮肤的屏障作用差,对致病微生物的抵御能力低。建议老年人不要参与污染物的处理、清洗工作。
2.使用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对付诺如病毒的“有力武器”,常见的如漂白粉、84消毒液等,都能有效杀灭诺如病毒。使用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稀释。例如,84消毒液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时,通常需将其稀释为有效氯含量1 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也就是用1份浓度为5%的84消毒液,加49份水进行配制,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有颜色的纸张会消耗消毒剂中的氯,降低有效氯的浓度和消毒效果。因此,在处理呕吐物和粪便时要使用白色的抹布和纸巾。
含氯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不可直接接触皮肤和口鼻。在消毒过程中,要注意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防护。同时,避免与其他消毒液混合使用,防止因化学反应产生氯气,导致空气中氯气浓度过大而引起中毒。消毒后,要及时通风换气。
3.进行高温消毒
诺如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对于诺如病毒患者使用的餐具、衣物等物品,可以进行高温消毒。患者使用的餐具可以煮沸消毒。将餐具完全浸没在水中,煮沸15~30分钟。
4.进行手部消毒
患者和照护者均应充分清洁双手。可按照洗手-擦拭-消毒-洗手的顺序进行清洁。先用肥皂或皂液洗手,通过揉搓产生的泡沫能使病毒脱离手部皮肤。一般洗手时间不应少于20秒。含氯消毒剂有一定的刺激性,不适合对皮肤消毒。洗手并擦干手后,可使用醇类消毒剂如酒精消毒液擦拭双手。手部皱褶很容易隐藏病毒,因此,将消毒剂晾干后,可再用肥皂或皂液清洗一遍双手。
5.进行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稀释和排出可能存在的病毒气溶胶。以开窗通风为主,也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进行机械通风。可根据天气情况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如果天气适宜,可在注意保暖的基础上,持续开窗通风。室内无人的条件下,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
重视预防、避免感染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日常必须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照顾患者前后等。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7步洗手法仔细揉搓双手,确保手心、手背、指缝、指甲等部位都得到清洁。
2.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良好的环境卫生能有效降低诺如病毒的生存和传播可能性。室内要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定期对居住环境,尤其是厨房、卫生间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洁消毒。要经常擦拭台面、清洗餐具,对厨具进行定期消毒;卫生间则要注意便器、洗手台、地面等的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