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音健康的“维保”攻略

作者: 王忠勋

嗓音被称为人的“第二张面孔”,在日常交流、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声带等直接参与发声的器官罹患疾病,长期保持嗜烟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年龄增加等因素,可导致声音嘶哑、音调变化、发声困难等嗓音问题。如果将嗓音比作一件“产品”,日常需要做好“保养”“维修”工作,才能让您清晰、响亮、畅快地表达自我。

做好“保养”,预防损伤

1.科学发声

(1)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对于经常用嗓者,如教师、主播等职业人群,有必要进行专业的发声训练,即腹式呼吸发声法。发声是通过声带振动产生声音。一般人说话仅使用声带肌肉,很容易导致疲劳。腹式呼吸发声法则是调动横膈膜与腹部肌肉控制气流来进行发声,可以减轻声带的“工作压力”,减少罹患嗓音相关疾病的可能性。

正确做法为:吸气时腹部缓慢扩张,呼气时腹部回落,同时有意识地利用腹部肌肉控制说话。练习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在腹式呼吸的同时,进行唱歌训练,提高自己对声音的控制能力。

(2)嗓音正式“上岗”前,让口、舌、喉“做早操”:舌头贴着牙齿顺时针、逆时针各打10圈,每天做3遍。双臂自然向上舒展,一边扩胸,一边打哈欠,练习15次。双手叉腰,以中等音量发出“啊”和“咦”的声音。练习要尽量拉长音,每次发音要将气息尽量拉长。以上训练可以放松口腔肌肉,避免声带紧张,减少嗓音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3)控制用嗓时间和发声大小:长时间用嗓人群等应控制用嗓时间,工作一段时间应休息至少10分钟。教师等职业群体可适当使用扩音设备,以减轻声带负担。同时,在授课环节,可用讨论等形式减少声带的“工作压力”。

(4)改掉“清嗓子”的习惯:当嗓子有不适感时,有些人会用短促咳嗽等方式来“清嗓子”。这样做虽然能暂时缓解喉咙不适,但习惯性地“清嗓子”,轻则可能造成声带充血,严重时有可能导致声带息肉。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充足饮水:饮水以温水为主,少量多次饮用。少喝或不喝冷饮、甜饮料,以减少对嗓子的不良刺激。

(2)科学饮食:少吃或不吃油腻或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多吃新鲜果蔬,如具有生津、润肺、止咳功效的梨,含有多酚类物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的蓝莓、石榴、樱桃等。

(3)戒烟限酒: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有毒有害物质会损伤咽喉黏膜,酒精也会对咽喉黏膜产生灼烧刺激。用嗓较多的群体应避免吸烟,尽量少饮酒。

(4)注意环境健康:在工作场所摆放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为发声提供健康的外部环境。

做好“维修”,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教师、歌手、播音员、网络主播、窗口工作人员等职业从业者,由于用嗓过度或用嗓不当,容易发生声带结节等疾病,影响嗓音健康。如出现声音嘶哑、发声费力、咽喉部有异物感等症状,应第一时间就诊,辨明病因后及时治疗。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嗓音相关疾病与治疗方式:

1.喉炎的治疗

急性喉炎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伴有吞咽痛、喉咙痛等症状。过度用嗓也可能诱发急性喉炎,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慢性喉炎的症状轻重不一,多表现为咽喉干燥不适、有黏稠分泌物。患者早晨起床后咳嗽频繁。对患者进行喉镜检查,可见双声带发生水肿和慢性充血,有浅薄白色伪膜。

症状较轻的患者只要充足休息、做好口腔护理,一般可以自愈。如果症状比较重,患者则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对于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喉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对于声带充血、水肿严重并伴有吞咽疼痛的患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布地奈德喷雾剂,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缓解喉咙疼痛和咳嗽等症状。西瓜霜含片之类的中药类润喉片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患者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确定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

2.声带结节的治疗

声带结节是一种常见的声带良性病灶,通常与长时间用嗓有关,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的声音嘶哑。早期声带结节患者一般无需用药,经过适当休息,结节可以逐渐变小直至消失。患者应避免长时间讲话,降低音调,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睡眠。一般休息1~2周,患者便可康复。如果声带结节不能自行消失,患者可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一般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可以减轻声带黏膜的水肿程度。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是结节较大、长时间没有变小趋势的患者,可考虑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手术切除。

3.声带息肉与囊肿的治疗

声带息肉是在声带边缘出现若干透明的,或者是不同颜色(以红色、淡黄色、灰白色较为常见)的光滑肿物,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声音嘶哑。病情严重程度与声带息肉的位置和大小有关。声带囊肿则是在声带前中段表面黏膜下出现透明或淡黄色的囊性肿物,对嗓音影响明显,可导致发音困难。

症状较轻的声带息肉患者,可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减轻声带负担、促进声带恢复。如果病情严重,患者则需要采取药物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治疗声带息肉的首选方法,患者术后辅助进行药物治疗,可达到减轻炎症、缓解症状的效果。

4.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

如果胃酸反流至咽喉,强酸性的胃酸会产生刺激,导致声带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在发声时声带不能正常振动,使人发出的声音变得低哑。反流性咽喉炎通常伴随局部异物感、咳嗽、反酸和嗳气。

患者可根据病情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如果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可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想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就必须调整生活方式和改变饮食习惯,如饭后不可立即躺平,最好能够散步半小时;睡眠时将床头抬高15厘米;清淡饮食、保持口腔清洁、控制体重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