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滴翠 曲水流芳

作者: 卞子振

在我成长的记忆画卷中,乌山与八曲河犹如两条交错的丝线,织就了我最温馨的画面。乌山,那座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山脉,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我的情感与灵魂的栖息地。其绿浪翻滚,竹海茫茫,构成我心中永恒的绿色屏障。不禁让我想起清代文豪王文清的诗句:“石梯危径几人过,引我寻高仗(一作伏)薛萝。日落寒烟归寺院,天空宿雾恋山阿(一作河)。渴呼峰顶寒泉出,俯拾平原沃壤多。极目长沙秋色远,祝融吹叶下湘波。”感受着乌山昔日的原始风情与诗人的旷达胸襟,一切是那么令人心驰神往。然而,乌山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山中隐藏的乌药,自古以来便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礼物。“四川的甘草夹篱笆,乌山的乌药当柴烧”这句流传久远的民谚,揭示了乌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乌药,曾是这里的标志之一。虽历经岁月沧桑,乌药逐渐淡出视线,但在某些隐蔽的角落,仍有顽强生存的个体,默默守护着那些遥远的记忆。

自1958年起,乌山迎来了一次绿色变革。浩荡的竹海替代了原有的面貌,展现出一幅全新的生态景观。翠绿的竹林随风摇曳,发出沙沙声响,宛如自然界的乐章,治愈着每一个来到此地的人。回顾乌山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次变化都是自然与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乌药的兴衰与竹海的成长,正是这段故事中最精彩的章节。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乌山不仅保留了自己的原貌,还与时俱进,展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一面。这是一座山的蜕变,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与之和谐共生。

欢迎您踏上这次探秘之旅,沿着蜿蜒的山路,踏入乌山的绿色腹地。这里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未来的憧憬,更有那份源自心底的平静与安宁。

乌山,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它更是故乡的记忆,是生命的绿洲,是每个人心中那片渴望回归的净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乌山依旧保持着它的宁静与优雅,等待着每一个追寻真我、渴望平静的人的到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乌山,开启一段心灵之旅,感受那份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让心灵在此刻得到最真实的触摸。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032.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梨香如梦
下一篇: 桂花情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