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田野上播种希望

作者: 刘文华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每一堂课、每一次不经意的对话,都可能会在学生心中点亮一盏灯。这盏灯不仅指引学生前行,也在无形中照亮了我的为师之路。我逐渐意识到,信任、耐心和创意是激发学生潜力的关键

信任的力量:从失败中发现希望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梦想。大多数孩子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而小宇的作文却只有一句话:“我没有梦想,因为我总是失败。”

这句话让我意识到,小宇不仅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还深陷对自己能力的否定中。平时他沉默寡言,成绩处于中下游,比较自卑。那天放学后,我叫住了他,轻声问:“小宇,今天的作文让我有些担心,你愿意和老师聊聊吗?”

他低着头沉默不语。我感到他或许在等待一份理解与信任。于是,我不急于逼问,而是从他喜欢的课外书聊起,他逐渐放松下来,轻声说道:“我总是做不好,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他的声音充满了无奈。我告诉他:“你知道吗?老师小时候也常常失败,我一度觉得自己永远不会成功。”他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中充满了疑惑。我继续说:“但每次失败,其实都是一种进步。累积起来,你会发现自己走得越来越远。”

几周后,小宇上交了一篇新作文。作文字数依然不多,他写道:“虽然我还没有找到梦想,但我希望能找到它。"这是他第一次在作文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我在作文本上写道:“每一次努力,都是迈向成功的一小步。”

那之后,小宇变得更加主动,课堂上,他发言更积极了,脸上也开始展现出久违的自信。他与同学们的互动日益自然,慢慢融入了集体。看着他自信的眼神和积极的表现,我感受到,或许他内心的某种信念已经悄然被点亮。

沉默中的智慧:耐心等待,让思考发芽

在讲解《匆匆》这篇课文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朱自清觉得时间匆匆而逝?”大多数学生都给出了常见的答案:“时间不等人,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时,平日里少言的小青忽然举起了手。

她站起来,却没有立即发言,而是低头沉默了片刻,教室里一片安静。她的手微微颤抖,我能够看出她在挣扎和思考。我没有催促她,而是耐心等待。几秒钟后,她轻声说道:“时间像一条河,带走了我们的过去,但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教育的田野上播种希望0

她的话语如一滴水,滴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全班同学的思考。我没有立即评价,而是让学生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小青的回答虽然简单,却带有她对时间的独特思考。

课后,小青走到我身边,带着些许不安地问:“老师,我的答案是不是和别人的不太一样?"我微笑着回答:“没有对错,重要的是你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看着小青的沉默,我意识到,不是每个答案都要急于揭晓。有时,学生的思考像缓慢流动的河流,经过足够的时间,才能在她内心凝聚成独特的光彩。

创意教学的突破:用拼图点燃学习的乐趣

小玲在语法学习上屡屡碰壁,尤其在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上总是出错。几次考试后,她逐渐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甚至开始出现排斥情绪。

有一次,我看到她在课间拼着一幅复杂的拼图,神情专注。这让我想到或许可以通过拼图帮助她理解语法结构。于是,在一次课后,我拿出一些词语卡片,邀请她一起“拼句子”。我对她说:“句子就像拼图,每个词语都有它固定的位置,放对了位置,句子才完整。”一开始小玲有些困惑,她将卡片散乱地摆在桌上,她不知从何下手。然而,随着不断尝试,她渐渐发现了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她的表情从迷茫逐渐变得专注,最终露出了兴奋的笑容。每一次正确地“拼”出一个句子时,她的眼睛里都闪着光。

在几天后的测验中,小玲在语法部分取得了高分。她兴奋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原来语法真的像拼图一样有趣!”看到她充满自信的样子,我明白,一个简单的拼图,也可以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钥匙。

这些故事是学生成长的见证,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通过信任,小宇从自我否定中找到了希望;通过耐心等待,小青在沉默中找到了表达的力量;通过创意教学,小玲重新燃起了对语文的热情。

我始终相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那些微不足道的瞬间、细腻的关怀,点亮了学生的心灯。无论时光如何流逝,这盏灯永远不会熄灭,它将照亮学海无涯,照亮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之路。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第四小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xed20250326.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