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公平正义的“乌蒙检察利剑”

检察院:贵州省毕节市检察院

讲述人:贵州省毕节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滕明波

乌蒙山,横亘于滇东高原北部和贵州高原西北部,山脉延绵,峰峦叠嶂。1936年2月至3月,红军长征途经此地,在艰难的环境中与国民党军周旋,成功打破重兵围歼计划,留下了英勇无畏的壮丽篇章。这段历史,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奋进的精神源泉。

2018年10月,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一项特殊权力——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自行立案侦查。这一规定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公民权益提供了新的有力保障。但彼时,贵州省毕节市检察院却面临着重重挑战。由于侦查机构撤销、人员转隶,在行使这项新权力时缺乏经验,侦查人员对“利用职权实施”“重大犯罪”等关键概念把握不准,还担心出现“越位”问题。同时,侦查力量不足、线索发现难、案件侦破难度大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面对这些困难,毕节市检察院以长征精神为指引,于 2021年1月组建了职务犯罪检察侦查团队——“乌蒙检察利剑”。“利剑”寓意着威严、惩戒与警示,与检察侦查工作的性质高度契合;“乌蒙”既明确了地域,也彰显了传承长征精神的坚定决心。这一名称迅速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2023年2月,毕节市检察院在全省率先成立检察侦查部,“乌蒙检察利剑”团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人才是团队发展的核心。“乌蒙检察利剑”团队制定了详细的侦查人才培养计划,采取侦查一体化“平战结合”的模式锻炼队伍。在日常工作中,定期调整办案团队人员构成,组织学习法律知识、开展实务研究,让更多侦查人员参与办案轮训。一旦有案件,经验丰富的干警便带领年轻成员,通过以战代训和“传帮带”的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毕节市检察院出台相关方案,建成全市侦查人才库,分指挥人才、骨干人才、后备人才三个层次进行培养,带动县级检察院加强侦查队伍建设。

为解决办案人员不足的问题,毕节市检察院建立了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基层检察院发现线索后,“乌蒙检察利剑” 团队负责论证分析,立案后组织基层检察院办理案件,团队成员参与其中,或者团队直接办理案件并抽调基层人员参办,形成两级院上下联动的办案模式。市院还组建侦查办案专班,以干代训,提升侦查人员的综合能力。

2022年6月,毕节市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工作中发现了一系列问题线索。邓某身为毕节市某镇法庭副庭长,2015年2月与王某新商议,通过虚假诉讼帮其提取公积金。他们未经立案,在办案系统外制作虚假调解书,王某新凭此开具执行裁定书等。此后几年,邓某为使虚假诉讼合法化,邀请王某新担任审判员,联合法官助理王某办理多起提取公积金的诉讼案件,在未开展实际审判工作的情况下,违法帮助提取公积金37.1万余元。毕节市检察院联动七星关区检察院成立侦查专班,对涉案三人进行侦查。最终,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判处邓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判处王某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王某新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综合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0万元。

随着时代发展,“乌蒙检察利剑”团队及时转变办案理念和思维模式。团队更加注重通过侦查办案强化法律监督,突出诉讼监督职能。2021年以来,团队聚焦案件线索发现、案件办理质量、侦查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三个在一线”的作用,共立案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39件45人,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在办案过程中,团队始终将依法稳慎、务必搞准作为工作原则。转变侦查理念,把工作重心前移,强化线索全面调查核实,严格把控立案关口。对于疑难复杂案件,实行个案指导,上下共同研判关键问题,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高质效办理。

“乌蒙检察利剑”团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办案效率和质量。引入手机取证分析系统、硬盘取证分析系统、加密文件识别和破解系统等,探索“智慧监督”应用场景。团队研发的公安交通肇事“下行案件”职务犯罪线索发现监督模型成效显著。将毕节市2014年以来的交通事故案件和交通肇事案件纳入监督范围,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数据428条。通过该模型,发现了司法工作人员王某贵涉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的案件线索。经查,王某贵在办理多起醉驾并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件时,明知陈某伦、张某林等人涉嫌危险驾驶罪,却未按规定送检血液样本,还促成双方和解,导致多名嫌疑人未被立案侦查和追究刑事责任。最终,王某贵等5人被立案侦查并移交起诉,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同时,该团队对渎职犯罪案件背后应立不立、立而不侦等问题的案件监督立案、撤案72件。该模型荣获“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活动”优胜模型二等奖,并在全国检察机关进行推广。

守护公平正义的“乌蒙检察利剑”0
“乌蒙检察利剑”团队在讨论大数据监督模型。(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乌蒙检察利剑”团队精准把握法律监督理念,摒弃行使机动侦查权可能“越位”的陈旧观念。加强对线索质量的管理,将评估管控延伸到源头,强化检察机关内设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提前介入线索识别和评估。同时,积极与内部业务部门联动,从其他业务部门办案过程中挖掘线索,共同研判。针对未成年人遭受性侵案件隐蔽性高、报案率低、证据易灭失等特点,团队研发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案件中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线索发现监督模型”。这一模型有效提升了侦查线索发现的效率和精准度,为全省“护苗行动”提供了有力的侦查保障。目前,毕节市检察机关已对2名司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

“乌蒙检察利剑”团队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维护司法公正、打击司法腐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检察人的担当,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坚实力量。(文稿统筹/管延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