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枫”和畅:一脉匠心解千结

检察院: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检察院

讲述人: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孔小毛

木之奇,奇冠天下;匠之绝,绝于尘寰。当赣南的晨雾还未散尽,南康城已在一片锯木声中醒来。这座被誉为“中国实木家居之都”的小城,斧凿声自北宋南迁的客家匠人起便未曾断绝——八仙桌的燕尾榫藏着鲁班锁的智慧,万字纹的窗棂映着章江水的波光,匠人们以木为纸、以刀为笔,千年来斧凿声声不息,刻下“木匠之乡”的传奇。而今,另一种“匠心”正悄然融入城市的血脉——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检察院以法律为尺、以情怀为墨,在信访工作的方寸之间雕琢出一张新名片:南“枫”和畅。

一个暮春的清晨,寒意未消,南康区检察院 12309 检察服务中心的台阶上布满细密水珠。老方(化名)在接待室门口徘徊,他左臂缠着带干涸血迹的纱布,这是三个月前在工地与人争执留下的伤。老方此次来访,开启了一场特殊的“四心”之旅。

老方走进检察长接访室,向我诉说心中的不满。老方想不明白的地方是,自己明明“伤得很重”,为何最后伤情鉴定只是“轻伤二级”?对方还只判9个月?我拿出工作细则详细向他说明,手部划伤不严重且不影响后续功能,符合轻伤二级标准,且区里三家医院复核结果都一致,这个不存在问题。另外,根据刑法,故意伤害致人轻伤量刑在三年以下,9个月的判罚的确在法定范围内。

这次接访持续了3小时47分钟,水续了3次,老方逐渐接受了我的说法,认可了司法机关的办理结果。但我深知,老方之所以心中有怨气,是因为案件影响了他的生活且他未获足额赔偿,这才引发了矛盾。

为进一步做好释法说理工作,我院邀请公安民警、律师、老方所在企业代表一起去到老方家。公安民警给老方介绍了案件办理关键环节和证据收集情况;律师解答了老方关于伤情鉴定和量刑标准的疑问;企业代表表示愿意提供帮助。在多方努力下,老方主动撤回了刑事申诉申请。

走访中,我了解到老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受伤后家庭收入减少,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我院迅速核实情况,依法为老方提供司法救助,缓解其生活困境。同时,我院检察干警还为老方所在家具厂研判法律风险,组织法治培训,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冯平(化名)与李四因修路问题起争执并动手。李四当时抱着孙女,为保护孩子用力推搡冯平致其受伤。我院审查认为,李四的行为是本能防卫,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作出不起诉决定。冯平不服,前来申诉要求追究李四刑事责任。

承办检察官向冯平展示现场勘验图,解释李四是出于保护孙女才推倒他,并非故意。为化解矛盾,检察官多次 “出诊”。第三次,检察官约上村干部来到冯平家。通过与村干部交流,检察官了解到更深层矛盾:冯平反对修路是因施工要移走母亲种下的桂花树,而李家坚持修路是为了让儿媳能开车到家。

检察官搬出 “六尺巷” 的故事,做通冯平母亲的思想工作。在其母亲和村干部的开导下,冯平的“心结”终于解开,认同了检察机关的处理决定。案子办结后,检察官建议优化规划纠纷所涉道路并修复路面,得到采纳。村里修路时,李四主动提出让出两垄菜园。初冬,新修的水泥路在桂花树下蜿蜒,冯平家门廊下挂着李四送的腊肠,两家和好如初。

张松(化名)因失信无法经营,将筹建家具厂的事务委托给李惠(化名)。工厂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两人拖欠7名员工9万余元工资后消失。其中,木工刘发(化名)被拖欠1万余元工资,这是他家的救命钱,关乎病危母亲的医药费和残疾妻子的生活费。

2022年5月,刘发向人社局求助,人社局责令李惠一周内付清工资,但电话无人接听。2023年1月,李惠被抓获却拒不认罪、无力赔偿。刘发无奈来到南康区检察院。检察干警看到刘发攥着皱巴巴的欠条,诉说着这笔钱对家庭的重要性。

为了解刘发的实际困境,检察官驱车数十公里前往他家。低矮的土房、昏暗的灯光、病榻上的老人和沉默的妻子,让检察官心情沉重。在回程的路上,承办检察官决定对刘发开展司法救助。很快,检察院启动救助程序,发放救助金缓解刘发的燃眉之急。

案件关键在于追捕“隐身”的张松。检察机关引导侦查机关加大追捕力度,成功将张松抓获。但张松声称自己条件有限,无力偿还。检察官没有放弃,多次组织调解,最终说服张松家属代为支付全部欠薪。

南“枫”和畅:一脉匠心解千结0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检察院检察长孔小毛(左三)带领相关人员前往当事人所在地的村、社区实地察看,现场调度信访案件办理,想方设法做好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案件办结后,检察官发现类似案例在南康家具行业并非个例。部分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漏洞,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引发劳资纠纷。于是,检察院启动 “回诊” 机制,走访多家家具企业,梳理共性问题,并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包括加强行业监管、完善矛盾调解机制、开展法治培训等。建议很快得到采纳,如今南康的家具企业里多了普法宣传栏和劳资协商机制,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南康区一站式矛调中心,南康区检察院探索的“坐诊、出诊、会诊、回诊”于一体的“四诊”法醒目地挂在南“枫”和畅工作室的墙上。在处理每一起信访案件时,检察人如同木匠量榫凿卯般细致入微。他们用“热心”刨去群众怨气的毛边,用“精心”凿透诉求的榫眼,用“耐心”打磨矛盾的棱角,用“全心”为司法服务上漆。无论是老方案件中耐心释法、帮助申请司法救助,还是冯平与李四纠纷里化解矛盾、促进邻里和谐,抑或是刘发欠薪案中解决实际困难、推动行业规范,检察人都在以实际行动诠释司法的温度。

在南康区检察院的档案室里,这些案件的案卷已归档。但检察人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留下的足迹,以及为百姓奔走的日日夜夜,都成为检察文化生动的注脚。司法的温度,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一次次高质效的案件办理中,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文稿统筹/ 管延泽 )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