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踏层峰辟新天

作者: 张晓松 林晖 胡浩

又踏层峰辟新天0
标题

2024年7月18日下午,在如潮掌声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口,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胜利召开,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响彻神州大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勇毅前行,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高擎改革旗帜作答时代课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形势环境之复杂前所未有,肩负的改革发展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向我们提出更加艰深的考题。

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如何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人民期盼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时代瞩目中国共产党人的答卷。

这次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就进行着深入思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登高望远、拨云见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判断清醒而坚定。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方为人间正道,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才能更上层楼——

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202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作出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

同时,成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为何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破要旨:“就是要向国内国际释放我们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

改革大旗高高举起,时代大潮势不可挡。

汇集众智民意凝聚信心共识

2023年12月8日,北京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面对在场的70多名文件起草组同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希望大家以对党忠诚、高度负责的精神,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完成党中央交给的全会文件起草任务。”

此后的200多个日日夜夜,文件起草工作紧锣密鼓,起草组成员全力以赴拿出一份能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的改革文件。

文件起草工作启动之初,大家就在深入思考:各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究竟是什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哪些体制机制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2023年11月底,党中央下发通知,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议题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同时,通过一定方式征求部分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

不久,带着对党情国情世情的调研思考,凝结着各方面的智慧,111份意见和建议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调研先行,意在笔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做到靶向发力、精准求解。

平畴沃野、碧水绕田。2024年3月19日,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仔细察看农情,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等亲切交流……

沉下来、钻进去,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里寻找答案——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文件起草组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研究思考如何将总书记思想、党中央意图、新时代要求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到位。

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党中央安排,文件起草组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中进一步深入思考、消化吸收,汇聚各方面智慧,形成更集中的改革聚焦点。

2024年5月7日,《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几上几下、反复修改。7个多月时间里,文件起草组对决定稿认真推敲、细致打磨,过程稿多达38次。从重大论断、重大举措,到文字表述、遣词用句,力争务实严谨、精准到位。经过认真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吸收的尽量吸收,作出221处修改。

决定起草的过程,是谋划改革、推动改革的过程,也是鼓舞人心、昂扬斗志的过程。

绘就改革宏图再启时代新篇

“通过!”

2024年7月18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话音甫落,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决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在新征程上高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

2万余字的文件,勾画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坚毅笃行的改革蓝图,见证中华儿女勇往直前、拼搏奋斗的铿锵足音。

坚持目标导向,贯穿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改革重点,抓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

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决定》13个部分的分论中,涉及经济领域的就有6个部分,足见其分量之重。《决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牵引和带动其他改革。

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是发展所需,更是民心所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重系统集成,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

作为一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指导作用的政治文件,《决定》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提出改革举措,谋划具有基础性和牵引作用的重大举措,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加强相关领域相近改革举措的整合。

强化政治保障,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将《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能蹄疾步稳,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能阔步向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摘编自202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